吃饅頭總感覺卡在胸口?喝熱水時喉嚨火辣辣的?這些容易被忽略的小症狀,可能是食管發出的早期警.報。數據顯示,近70%的食管癌確診時已到中晚期,就因初期症狀太會”偽裝”。今天教你識破它的4個典型信號,別讓”偽裝者”耽誤治療時機。
一、食管癌最會”cosplay”的3種疾病
1.慢性咽炎:都有喉嚨異物感
兩者都會出現咽部不適,但食管癌的異物感會隨著進食加重,且位置通常在胸骨後方。咽炎患者清嗓子能暫時緩解,而食管癌症狀會持續存在。
2.胃食管反流:都愛”燒心”
反流的灼燒感多在餐後1小時出現,平躺時加重。食管癌的燒灼感則與進食直接相關,尤其吃硬質食物時明顯,且可能伴隨疼痛放射到背部。
3.食管痙攣:都會胸痛
痙攣是陣發性絞痛,喝溫水可緩解。癌症疼痛多為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甚至影響睡眠。有個簡單區分法:痙攣患者吞鋇餐檢查可見”螺旋狀”食管,而癌症會顯示局部狹窄。
二、4個危險信號別當成”小毛病”
1.進行性吞咽困難
開始是咽乾糧費力,逐漸發展到連稀飯都難以下咽。這個過程可能僅需3-6個月,不像良性狹窄會時好時壞。
2.食物反流伴腐臭味
不是普通的反酸,而是剛吃下的食物立即反流,帶有發酵的酸腐味。這是因為腫瘤阻塞使食物滯留發酵。
3.不明原因消瘦
沒有刻意節食,1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5公斤要警惕。癌細胞消耗營養加上進食減少會導致快速消瘦。
4.胸骨後隱痛
像有東西刮擦的疼痛感,可能放射到肩背部。夜間平臥時加重,與心絞痛的區別是:這種痛和進食相關,含服硝酸甘油不緩解。
三、高危人群更要”盯緊”這些症狀
有家族史、長期吸煙飲酒、愛吃燙食醃菜的人群,出現上述症狀建議做胃鏡檢查。現在有無痛胃鏡、膠囊內鏡等多種選擇,檢查過程其實沒那麼可怕。
特別提醒:40歲以上人群,若持續2周以上吞咽不適,別自己診斷成”上火”或”咽炎”。早發現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而晚期病例這個數字會斷崖式下降。你的每一次吞咽,都是食管在”述職報告”,聽懂它的”工作彙報”才能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