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日常保健醫生提醒:上廁所若存在3表...

醫生提醒:上廁所若存在3表現,可能是腎衰來襲,建議儘早做檢查

腎不好的人,上廁所時身體會”報.警”!這些信號太容易被忽略,很多人發現時已經晚了。別以為腰痛才是腎臟的求.救信號,其實排尿時的蛛絲馬跡更值得警惕。

一、尿液顏色異常:腎臟的”晴雨錶”

1、濃茶色尿液

當尿液呈現濃茶色或醬油色,可能是紅細胞漏到了尿液中。這種情況往往提示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需要特別注意。

2、大量泡沫久久不散

正常尿液也會有少量泡沫,但如果泡沫細密且持續15分鐘以上不消散,可能尿液中蛋白質含量超標,醫學上稱為”蛋白尿”。

3、尿液突然變清

沒有大量飲水卻出現無色透明尿液,可能是腎臟濃縮功能下降的表現。特別是夜尿增多更值得警惕。

二、排尿習慣改變:腎臟的”作息紊亂”

1、尿頻尿急卻尿量少

明明頻繁跑廁所,每次卻只能排出少量尿液。這種”裏急後重”的感覺,可能是泌尿系統或腎臟出了問題。

2、夜尿次數超過2次

60歲以下人群夜間排尿超過2次,或夜尿量超過全天1/3,都提示腎臟可能無法有效濃縮尿液。

3、排尿困難或中斷

需要用力才能排尿,或尿流突然中斷,這些異常都可能是腎功能減退的早期徵兆。

三、身體伴隨症狀:腎臟的”連帶反應”

1、莫名水腫

晨起眼瞼浮腫,或下午腳踝腫脹,按壓後凹陷久久不能回彈。這種水腫往往從身體疏鬆部位開始,是腎臟排水功能異常的典型表現。

2、異常疲憊

即使睡眠充足也感到乏力,特別是伴有食欲減退、噁心等症狀時,可能是代謝廢物堆積造成的”尿毒癥”前兆。

3、皮膚瘙癢

沒有皮疹卻全身瘙癢,尤其夜間加重,這可能是腎臟無法有效排出磷元素導致的皮膚刺激。

腎臟是個”沉默的器官”,等出現明顯症狀時往往已經損傷嚴重。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尿常規檢查,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群更要每半年檢查一次。如果發現上述任何異常信號,別猶豫,儘快去腎內科做個詳細檢查。記住,早發現早干預,腎臟疾病完全可以控制得很好。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