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4 7 月, 2025
主頁日常保健為什麼很多檢查都要抽血,能...

為什麼很多檢查都要抽血,能查出什麼問題?這些知識醫生很少說

每次體檢最怕聽到”需要抽血檢查”?看著針管裏的鮮紅液體,很多人心裏都在嘀咕:這管血到底能查出什麼名堂?今天咱們就來解密那些藏在血液裏的健康密碼。

一、為什麼抽血檢查這麼普遍?

1、血液是身體的”快遞員”

血液在全身迴圈流動,攜帶著各種重要資訊。就像城市裏的快遞網路,能把各個器官的狀態”打包”傳遞出來。通過分析血液成分,醫生能快速瞭解身體多個系統的狀況。

2、一滴血裏的資訊量驚人

現代檢驗技術可以從5ml血液中檢測出上百項指標。這些數據就像身體的”體檢報告單”,能反映出代謝、免疫、內分泌等多方面情況。

3、檢查快速且創傷小

相比其他檢查方式,抽血操作簡單,對身體的創傷最小。一次采血可以完成多項檢測,性價比非常高。

二、血液檢查能發現哪些健康問題?

1、代謝性疾病

血糖、血脂、尿酸等指標能反映代謝狀況。異常升高可能提示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風等疾病風險。

2、肝臟功能

轉氨酶、膽紅素等指標就像肝臟的晴雨錶。數值異常可能意味著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問題。

3、腎臟功能

肌酐、尿素氮等指標能反映腎臟的過濾能力。數值異常可能提示腎功能受損。

4、血液系統疾病

血常規檢查能發現貧血、感染、白血病等血液系統異常。血紅蛋白、白細胞等指標的變化都是重要信號。

5、內分泌問題

甲狀腺激素、性激素等檢測可以評估內分泌系統功能,發現甲亢、甲減等疾病。

三、關於抽血檢查的3個冷知識

1、不同顏色的采血管有講究

紫色管用於血常規,綠色管查生化,藍色管測凝血…每種顏色對應不同添加劑,確保檢測準確性。

2、空腹抽血不是矯情

進食會影響血糖、血脂等指標。空腹8-12小時能獲得更準確的基線數據,特別是查肝功能、血糖時很重要。

3、抽血後淤青不一定是技術問題

個人血管條件、按壓方式都會影響。正確按壓10分鐘能減少淤青發生,但偶爾出現也屬正常現象。

四、如何讓抽血檢查更順利?

1、提前做好準備

檢查前3天避免劇烈運動,前一天清淡飲食,保證充足睡眠。這些都會影響部分指標。

2、放鬆心情很重要

緊張會導致血管收縮,增加采血難度。可以轉移注意力,和醫護人員聊聊天。

3、選擇合適的時間

最好在早上8-10點完成抽血,這時人體指標相對穩定,檢測結果更具參考價值。

4、檢查後適當補充

可以喝些溫水,吃些含鐵食物幫助造血。但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和飲酒。

血液檢查就像給身體做”年度審計”,能發現很多潛在問題。與其害怕那小小一針,不如把它當作瞭解自己健康狀況的重要窗口。記住,很多疾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定期血液檢查才是守護健康的前哨站。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