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4 7 月, 2025
主頁日常保健暴雨後的隱患:下雨泡水小心...

暴雨後的隱患:下雨泡水小心這些“皮膚病”找上門

近年來,每當暴雨來臨,我們總會遭遇淹水、涉水的情況。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涉水不僅僅是個現實的麻煩,還可能為你帶來一系列的皮膚健康問題。暴雨之後,大家需要特別注意預防皮膚病。以下是一些你需要瞭解的知識。

涉水後的皮膚風險:丹毒和淋巴管炎

在暴雨過後,細菌容易通過你的皮膚毛孔侵入,導致丹毒和淋巴管炎等疾病。這些病菌特別喜歡從你的腳上破口處進入。所以,如果你腳部有皮膚破損,一定要額外小心。

長時間泡水:間擦疹和腳足癬

長時間在水中浸泡,皮膚屏障功能會受損,真菌和細菌會趁機侵入,進而引發間擦疹和腳足癬這些難纏的皮膚病。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更容易感染。因此,下水後立即擦幹腳部,以防感染。

下雨天的另一個煩惱:抽筋、關節炎和風濕病

下雨天,很多人喜歡穿涼鞋或者用涼水沖腳來保持乾淨,但這樣做會讓毛孔突然關閉,導致肌肉緊張、抽筋,甚至誘發關節炎和風濕病。所以,儘量避免使用涼水清潔雙腳。

疏忽不得的蟲咬問題

暴雨後的污水中常常有蟲,如被咬後瘙癢難耐,可以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等激素類軟膏止癢。

預防措施:六個小技巧

涉水前穿防護:如果不得已要涉水,建議在雙腿塗上防水油膏,尤其是趾間,以減少細菌侵入的機會。

保護破損皮膚:涉水前,如果皮膚已有破口,先塗上抗菌藥膏,最好穿高筒雨靴或套上厚實的塑膠袋,切忌光腳涉水。

鞋子清潔很重要:涉水的鞋子在未徹底清潔之前,儘量不要再穿,以免細菌繁殖。

歸家後的清潔:外出涉水歸家後,用溫水仔細沖洗雙腳,並用乾淨的毛巾抹幹,保持幹爽。如果需要,可以用12.5%的明礬加3%的鹽水溶液浸泡雙腳2-3分鐘,再清洗乾燥。

立即就醫:如在涉水後出現紅斑、水皰、瘙癢等症狀,應及時就醫,特別是已有足癬或其他皮膚病的患者,不能自行用藥。

保持衛生:有灰指甲、腳氣或皮膚破損的人更應注意足部衛生。

小貼士:雨天多備鞋襪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出門前最好在包裏準備一雙更保暖的鞋子和棉襪。如果腳部淋濕了,儘快用紙巾或毛巾擦幹,再換上乾燥的鞋襪保持溫暖和幹爽。

暴雨後的路程充滿了不確定性,但只要我們瞭解了這些預防措施,就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在這樣特殊的天氣裏,關注細節,才能避免大問題。希望這些小知識能為大家提供幫助,讓每一次暴雨都能從容應對!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