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餓得直哭,媽媽急得冒汗——這畫面是不是特別熟悉?很多新手媽媽都經歷過”奶水不足”的焦慮期,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奶水不是真的不夠,而是餵養方式需要調整。
一、追奶的黃金法則
1、頻繁哺乳刺激產奶
乳腺就像個智能工廠,寶寶吸吮就是下訂單。吸得越多,工廠接單越多,產量自然上去。建議每天哺乳8-12次,夜間也要堅持,因為催乳素在夜間分泌更旺盛。
2、正確含乳姿勢很重要
寶寶張大嘴含住乳暈,下巴緊貼乳.房,這樣吸吮效率最高。如果只含乳頭,不僅媽媽會疼,寶寶也吃不到足夠的奶。
3、避免過度使用奶瓶
奶瓶出奶快,寶寶容易”偷懶”。可以用小勺或喂杯臨時替代,但最推薦的還是直接哺乳。
二、飲食調理有講究
1、喝湯不是越多越好
油膩的濃湯反而會堵塞乳腺管。推薦鯽魚豆腐湯、絲瓜蛋湯這類清淡湯水,每天喝2-3次即可。
2、優質蛋白要保證
每天1個雞蛋、2兩瘦肉、1杯牛奶是基礎配置。豆漿、豆腐等植物蛋白也很適合哺乳期。
3、這些食物可以常吃
燕麥、小米、黑芝麻、花生、核桃都是傳統的催乳食材,可以換著花樣吃。
三、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1、媽媽心情影響奶量
焦慮會抑制催乳素分泌。試著在哺乳時聽輕音樂,或者看看寶寶可愛的小臉。
2、適當按摩促進迴圈
餵奶前用溫毛巾敷乳.房,從週邊向乳頭方向輕輕按摩,能幫助乳汁流動。
3、注意休息別逞強
每天保證7小時睡眠,白天寶寶睡的時候媽媽也抓緊補覺。過度疲勞會直接影響產奶。
看著寶寶滿足地打著奶嗝,那種成就感無可替代。每個媽媽的身體都很聰明,給它點時間,配合正確的方法,奶量會慢慢上來。如果嘗試兩周仍沒有改善,可以尋求專業哺乳指導的幫助。記住,無論奶量多少,你對寶寶的愛都不會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