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查出性病確實會讓准媽媽們手足無措,但慌亂只會讓情況更糟。不同性病對胎兒的影響程度和處理方式差異很大,科學應對才能守護母嬰健康。
一、四種常見性病的風險等級
1、衣原體感染
孕期感染可能導致早產或低體重兒。新生兒通過產道時可能引發結膜炎或肺炎,但及時治療能有效預防。
2、淋病
未經治療的淋病會增加流產風險。新生兒感染可能導致嚴重眼部感染,出生後需立即使用眼藥預防。
3、尖銳濕疣
通常不影響胎兒發育,但巨大疣體可能影響自然分娩。極少數情況下新生兒會出現喉部疣體。
4、梅毒
最危險的性病之一,可能導致死胎或先天梅毒。孕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可顯著降低風險。
二、確診後的應對步驟
1、立即復查確認
所有初篩陽性都需要更精確的確認檢測,避免假陽性帶來的不必要干預。
2、評估感染階段
通過專業檢查確定感染時長和嚴重程度,這對制定治療方案至關重要。
3、同步篩查其他性病
性病常合併感染,需全面篩查HIV、乙肝等其他傳染病。
三、不同孕周的處理原則
1、孕早期(12周前)
多數藥物治療相對安全,這是干預的黃金期。但需嚴格遵醫囑調整劑量。
2、孕中期(13-28周)
重點監測胎兒發育情況,部分治療需在此階段完成。
3、孕晚期(29周後)
臨近分娩需評估分娩方式,某些情況需考慮剖宮產。
四、必須牢記的注意事項
1、伴侶必須同步治療
單方治療會導致反復感染,所有性伴侶都應接受檢查和治療。
2、治療期間定期復查
完成治療後仍需隨訪,確保徹底治癒。
3、分娩方式需專業評估
不是所有性病都需要剖宮產,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給出建議。
4、新生兒需要特別護理
部分性病感染母親的新生兒需預防性治療或密切觀察。
面對這種情況,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並立即尋求專業幫助。現代醫學對孕期性病已有成熟的處理方案,及時規範的治療能最大限度保護母嬰健康。記住隱瞞病情才是最危險的選擇,坦誠告知醫生才能獲得最佳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