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台灣發生了一起令人心疼的醫療事件,一位外公因為不了解兒童用藥安全,擅自將成人藥物餵給2歲孫子,導致孩子出現嘔吐、皮膚出疹等嚴重不良反應,最後緊急送醫治療。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兒童用藥安全絕對不能輕忽,成人藥物和兒童藥物的劑量、成分都有很大差異,隨意給孩子服用成人藥物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兒童用藥安全原則
劑量差異:兒童的肝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代謝能力與成人不同。成人藥物的劑量對兒童來說往往過高,容易造成藥物中毒。例如常見的退燒藥普拿疼,成人一次可能服用500mg,但2歲兒童的建議劑量僅有60-120mg。
成分風險:許多成人藥物含有不適合兒童的成分。比如某些感冒藥含有偽麻黃鹼,可能導致兒童心跳過快;阿司匹林則可能引發雷氏症候群,這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兒童疾病。外公這次可能就是給了含有這些不適合成份的藥物。
劑型問題:成人藥片通常較大,兒童難以吞嚥,強行餵食可能導致嗆咳或窒息。兒童專用藥物多為液劑或顆粒劑,更容易服用且劑量準確。
常見危險藥物清單
退燒止痛藥:成人用布洛芬、阿斯匹靈等對兒童風險高。兒童應使用專用退燒藥如安佳熱、依普芬等,並嚴格按照體重計算劑量。
感冒藥:成人感冒藥常含抗組織胺、止咳劑等,可能抑制兒童呼吸。建議使用兒童專用感冒藥如息咳寧等,或諮詢醫師。
抗生素:成人抗生素劑量過高,且某些種類如四環素類會影響兒童牙齒發育。兒童應使用阿莫西林等兒童適用抗生素,並完成整個療程。
正確用藥方法
諮詢專業醫師:任何兒童用藥都應先諮詢兒科醫師,切勿自行判斷。即使是常見症狀如發燒、咳嗽,也可能需要專業評估。
閱讀藥品標示:仔細查看藥品標示的適用年齡、劑量、用法。兒童藥品通常會標明每公斤體重的建議劑量。
使用專用量具:避免使用家用湯匙等不精確的量具,應使用藥品附帶的專用量杯或注射器,確保劑量準確。
緊急處理措施
誤服處理:若孩子誤服成人藥物,立即聯繫毒物防治中心或送醫。保留藥品包裝以便醫護人員識別。
不良反應觀察:用藥後密切觀察孩子是否出現嗜睡、呼吸困難、皮疹等異常反應,及時就醫。
藥物保存要點:所有藥物應放在兒童無法觸及的高處或上鎖櫃子,避免兒童自行取用。
預防勝於治療
家庭用藥教育:全家人都應了解兒童用藥安全知識,特別是常照顧孩子的長輩。可以製作簡單的用藥備忘單貼在明顯處。
建立用藥記錄:記錄孩子每次用藥的時間、藥名、劑量,避免重複用藥或忘記用藥。
定期清理藥箱:過期或不再需要的藥物應妥善處理,避免誤用。可拿到社區藥局進行回收。
兒童健康需要全家人共同守護,正確的用藥觀念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傷害。記住:當孩子生病時,寧可多跑一趟醫院,也不要冒險使用不適當的藥物。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健康把關,創造更安全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