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問題困擾著無數中老年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降糖過程中隱藏著比高血糖更危險的地雷。一位69歲的糖尿病患者因長期用藥不當導致嚴重併發症離世,這個慘痛教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一、降糖藥不能隨便停,但也不能隨便吃
1、擅自停藥是大忌
血糖穩定就停藥?這是最危險的做法。血糖波動比持續高血糖更傷血管,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2、隨意加量要不得
看到血糖升高就自行加藥,可能導致低血糖昏迷。降糖藥調整必須遵醫囑。
3、藥物混搭有講究
不同機制的降糖藥不能隨意組合使用,可能產生藥物相互作用,增加肝腎負擔。
二、服藥時間有講究,吃錯等於白吃
1、餐前餐後要分清
磺脲類需餐前30分鐘,雙胍類可隨餐服用,α-糖苷酶抑制劑必須與第一口飯同服。
2、漏服補救有原則
發現漏服後2小時內可補服,超過時間就不要補了,切忌下次加倍服用。
3、服藥時間要固定
每天固定時間服藥,保持血藥濃度穩定,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三、這些食物是降糖藥”天敵”
1、酒精類飲品
可能引發嚴重低血糖,特別是空腹飲酒時更危險。
2、高脂高糖食物
會抵消藥效,導致血糖劇烈波動。
3、某些水果要當心
葡萄柚會影響藥物代謝,增加不良反應風險。
四、定期檢查不能省
1、肝腎功能監測
長期用藥可能影響肝腎,每3-6個月要檢查一次。
2、血糖監測要規律
不能單憑感覺,要定期檢測空腹和餐後血糖。
3、併發症篩查
每年要做眼底檢查、神經病變篩查等,早發現早干預。
五、生活方式要配合
1、飲食控制是基礎
定時定量,均衡營養,控制總熱量攝入。
2、適度運動不可少
每天30分鐘有氧運動,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3、作息規律很重要
熬夜、壓力大都會影響血糖穩定。
降糖治療是個系統工程,藥物只是其中一環。記住,再好的降糖藥也抵不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與其把希望全寄託在藥物上,不如從現在開始,調整飲食、堅持運動、規律作息,這才是控制血糖的長久之計。如果發現血糖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讓專業醫生為您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