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榨果蔬汁總給人一種”喝下去就是健康”的錯覺,直到某天親眼看著橙汁從鮮豔的橘色慢慢變成暗淡的褐色,才驚覺營養也在悄悄溜走。其實營養流失從你按下榨汁鍵的那一刻就開始了,但別急著放棄,這幾個小妙招能讓你的果汁鎖住更多營養。
一、營養流失的三大元兇
1、氧化反應
當水果蔬菜被切開暴露在空氣中,維生素C等抗氧化物質會率先”陣亡”。蘋果汁變色、香蕉奶昔變黑都是氧化惹的禍。
2、高溫破壞
高速旋轉的刀片產生摩擦熱,像嬌貴的維生素B族遇到40℃以上就開始分解。有些榨汁機工作十分鐘後摸起來都燙手。
3、纖維分離
榨汁過程會丟棄果渣,但膳食纖維和部分礦物質其實藏在被扔掉的部分裏。喝三根胡蘿蔔榨的汁獲得的營養,遠不如直接吃一根胡蘿蔔。
二、三個黃金法則鎖住營養
1、現榨現喝的5分鐘原則
榨汁後營養流失速度呈指數級增長,最好在5分鐘內喝完。如果必須存放,裝進密封瓶擠掉空氣,冷藏不超過2小時。莓類水果汁可加少許檸檬汁延緩氧化。
2、低溫慢榨更護營養
選擇轉速低於80轉/分鐘的慢榨機,出汁溫度能控制在30℃以下。沒有專業設備的話,可以提前冷凍水果再榨,或者把機器配件冷藏後再使用。
3、巧搭食材提高吸收率
胡蘿蔔汁加幾滴橄欖油能提升β-胡蘿蔔素吸收;菠菜汁搭配柑橘類水果可以促進鐵質利用;蘋果汁加肉桂粉能減緩酶促褐變。但要注意西瓜、牛奶等食材不適合混榨。
三、這些誤區你中了幾個?
1、以為濾得越乾淨越好
保留適量果肉反而能延緩氧化,用濾網眼較大的組件,或者直接選擇破壁機。芒果、桃子這類水果帶肉打口感更好。
2、迷信”排毒”瘋狂喝汁
突然用果汁代替正餐會造成血糖波動,建議每天不超過300ml,最好搭配堅果或全麥麵包食用。糖尿病患者更要控制頻次。
3、所有蔬果都適合榨汁
芹菜、苦瓜等蔬菜汁草酸含量高,喝前需要焯水;香蕉、牛油果更適合做成奶昔;石榴、火龍果籽會影響機器壽命。
看著杯子裏鮮豔的果汁,突然理解為什麼米其林餐廳總愛現榨檸檬汁了。記住這些小技巧,明天早餐的橙汁說不定就能多保留20%的維生素C。健康飲食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題,瞭解原理後,連喝果汁都能變成技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