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一過,大地開始解凍,你的關節是不是也跟著”咯吱”作響?別以為這是天氣變化的正常現象,很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該”養骨”了!中老年人常說”人老腿先老”,其實從雨水開始養護骨骼,比吃鈣片管用多了。
一、為什麼雨水後要重點養骨
這個時節地氣上升,人體陽氣開始向外發散。傳統醫學認為”肝主筋,腎主骨”,春季正是調養肝腎的黃金期。現代研究也發現,此時人體對鈣的吸收率比冬.季高出30%左右。
二、這4種食材比鈣片更補骨
1、黑芝麻
每100克含鈣量是牛奶的8倍,還富含鎂元素幫助鈣吸收。建議每天吃一小把,或者打成芝麻糊當早餐。
2、小魚幹
連骨吃的小魚幹含鈣量驚人,還提供優質蛋白。選擇無添加的淡幹製品,煮湯或炒菜時放一把。
3、芥菜
綠葉菜中的補鈣冠軍,鈣含量是菠菜的2倍。焯水後涼拌,能最大限度保留營養。
4、豆腐
鹵水豆腐含鈣量是內酯豆腐的3倍,搭配海帶煮湯效果更好。注意痛風患者要控制食用量。
三、養骨黃金搭配法
1、黑芝麻+優酪乳
鈣與維生素D的完美組合,下午茶時間來一杯,吸收率提升50%。
2、小魚幹+檸檬
檸檬酸能促進鈣質溶出,燉湯時擠入幾滴檸檬汁。
3、芥菜+蘑菇
菌類富含維生素D,和芥菜清炒是最佳拍檔。
四、這些食物要少吃
1、白菜
草酸含量高,會影響鈣吸收。實在想吃要先焯水。
2、土豆
高磷食物會加速鈣流失,每週不超過3次為宜。
3、濃茶咖啡
單寧酸會與鈣結合,建議間隔2小時再喝。
五、三個小動作強健骨骼
1、踮腳尖
每天刷牙時做50次,增強踝關節力量。
2、靠牆蹲
後背貼牆緩慢下蹲,保持30秒,每天5組。
3、腳趾抓地
光腳站立時練習抓地動作,刺激足底經絡。
記住,養骨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從30歲開始骨量就在悄悄減少。趁著雨水節氣,把這些方法融入日常生活,到老都能健步如飛。那位每天吃黑芝麻、堅持靠牆蹲的阿姨,70歲了爬樓梯比年輕人還利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