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作為國民早餐的”扛把子”,最近卻因為”傷肝”的說法上了熱.搜。朋友圈瘋傳的”豆漿傷肝論”到底靠不靠譜?咱們先別急著把豆漿機收起來,今天就來掰扯清楚這件事。
一、豆漿真的會傷肝嗎?
1、優質蛋白的好來源
豆漿含有豐富的大豆蛋白,這種植物蛋白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對於肝功能受損的人群,適量攝入反而能減輕肝臟代謝負擔。
2、大豆異黃酮的雙面性
豆漿中的大豆異黃酮確實需要通過肝臟代謝,但正常飲用量下不會造成負擔。除非每天飲用超過1000ml,才可能影響激素水準。
3、注意這些特殊情況
肝硬化晚期患者要控制蛋白攝入量,豆漿需要遵醫囑飲用。另外發黴黃豆製作的豆漿含有黃麯黴素,這才是真正的”肝臟殺手”。
二、每天喝豆漿的3個真實變化
1、排便更順暢了
豆漿中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情況。很多人反映規律飲用後,晨起排便變得特別順暢。
2、皮膚狀態變好了
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能調節內分泌,讓皮膚更有光澤。特別是更年期女性,適量飲用有助於緩解潮熱症狀。
3、血糖更穩定了
豆漿的升糖指數只有34,是優質的低碳水飲品。搭配全麥麵包食用,能延緩血糖上升速度。
三、這樣喝豆漿最健康
1、控制每日飲用量
普通人每天300-500ml為宜,肝功能異常者建議控制在200ml以內。可以用其他植物奶交替飲用,保證營養均衡。
2、一定要煮熟煮透
生豆漿含有皂苷等有毒物質,必須煮沸後再小火煮5分鐘。現在很多豆漿機都能自動煮熟,安全性更有保障。
3、搭配穀物更營養
單喝豆漿蛋白質利用率約60%,搭配穀物能提高到80%。推薦搭配全麥麵包、燕麥片或雜糧饅頭。
4、這些人要特別注意
痛風發作期患者、大豆過敏人群、甲狀腺功能異常者,飲用前最好諮詢醫生意見。
其實豆漿本身是非常健康的飲品,關鍵是要掌握正確的飲用方法。與其擔心豆漿傷肝,不如多關注熬夜、酗酒這些真正傷肝的習慣。記住一個原則:再好的食物也要適量,多樣化飲食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