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4 7 月, 2025
主頁營養保健醫生建議:這5種醬油不宜購...

醫生建議:這5種醬油不宜購買,即使家中已有,也應適度減少攝入

醬油作為廚房必備調味品,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些醬油正在悄悄影響家人的健康。最近營養專家們發現,市面上約30%的醬油存在健康隱患,特別是這5種類型,建議儘快檢查你家廚房!

一、5種需要警惕的醬油類型

1、配製醬油

這類醬油配料表第一位通常是”水解植物蛋白”而非大豆,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劑。部分產品檢測出可能產生致癌物的3-MCPD超標,長期攝入可能增加肝腎負擔。

2、焦糖色過重的醬油

顏色特別深的醬油往往添加過量焦糖色素,這種物質在高溫下可能產生4-甲基咪唑。購買時可以倒少許在白色瓷碟上,優質醬油應呈紅褐色而非漆黑。

3、鈉含量爆表的醬油

每15毫升醬油鈉含量超過1000毫克就要當心,這類醬油吃兩勺就占全天鈉攝入量的一半。高血壓患者尤其要注意選擇”低鹽”或”減鹽”版本。

4、含防腐劑的醬油

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防腐劑雖然合法,但敏感人群可能出現不良反應。傳統釀造醬油本身具有防腐性,根本不需要額外添加防腐劑。

5、塑膠瓶裝醬油

長期使用塑膠瓶可能遷移出塑化劑,特別是遇到高溫環境時。建議優先選擇玻璃瓶裝,若購買塑膠瓶裝要避免陽光直射。

二、挑選優質醬油的3個訣竅

1、看執行標準

認准GB/T18186(釀造醬油)標準,避開SB10336(配製醬油)。配料表應該只有水、大豆、小麥、鹽這4種基礎原料。

2、搖一搖測泡沫

優質醬油搖晃後會產生細膩均勻的泡沫,且能維持1分鐘以上。劣質醬油要麼不起泡,要麼泡沫大且快速消失。

3、嘗味道辨真假

滴幾滴在手背舔嘗,好醬油鮮味綿長帶回甘,劣質醬油要麼齁鹹要麼有奇怪酸味。真釀造醬油冷藏後可能出現少量沉澱,這是正常現象。

三、健康使用醬油的4個建議

1、控制總量

每人每天醬油用量最好不超過10毫升,可以用量勺精確控制。做菜時先加醬油再放鹽,避免重複加鹽。

2、注意使用時機

高溫爆炒時後放醬油,避免美拉德反應產生有害物質。涼拌菜建議選擇專門的低鹽生抽。

3、巧妙替代法

用香菇、海帶、小魚幹等天然鮮味食材部分替代醬油。燉肉時可以先用洋蔥、蘋果等天然甜味劑提鮮。

4、特殊人群注意

孕婦兒童選擇有機醬油,腎病患者建議用檸檬汁替代部分醬油。服用某些降壓藥期間要嚴格控制醬油攝入。

下次採購時記得帶上這份指南,花30秒看看配料表就能避開健康陷阱。其實很多傳統作坊的純手工醬油反而更安全,雖然價格稍貴但用量更省。記住,調味品的品質直接關係到全家人的健康投資,這筆賬怎麼算都划算!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