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4 7 月, 2025
主頁營養保健這3種癌不用治,越治越“短...

這3種癌不用治,越治越“短命”?提醒:別再在上面白花冤枉錢了

聽到”癌症”兩個字,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必須馬上治療”。但你知道嗎?有些癌症類型過度治療反而可能縮短壽命。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現代醫學界越來越重視的”低風險癌症”概念。

一、哪些癌症可能不需要立即治療?

1、低風險前列.腺癌

50歲以上男性體檢時,約30%會發現前列.腺癌變。但其中80%屬於生長極其緩慢的類型。美.國癌症協會建議,對預期壽命超過10年的低風險患者,主動監測比立即手術更有利。

2、微小甲狀腺癌

直徑小於1釐米的甲狀腺乳頭狀癌,10年生存率超過99%。有研究發現,對這類患者採取”觀察等待”策略,5年內僅3.8%需要後續治療。

3、部分早期乳腺癌

某些激素受體陽性、HER2陰性的導管原位癌,通過內分泌治療配合定期復查,效果與手術相當。過度治療反而可能影響生活品質。

二、為什麼過度治療反而有害?

1、治療本身的風險

手術可能造成尿失禁、性功能障礙(前列.腺癌),甲狀腺切除需終身服藥,放療可能損傷周圍組織。這些副作用對低風險患者得不償失。

2、心理負擔加重

頻繁就醫檢查、治療副作用會持續提醒患者”我是病人”,這種心理暗示反而影響免疫系統。

3、醫療資源浪費

外國每年在前列.腺癌過度治療上浪費超10億美元。這些資源本可用於真正需要的患者。

三、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治療?

1、專業評估是關鍵

需要結合病理類型、腫瘤大小、生長速度、患者年齡等因素。多學科會診(MDT)模式能提供更全面建議。

2、動態監測方案

主動監測不等於放任不管。低風險前列.腺癌需每6個月PSA檢測+年度活檢,甲狀腺癌要定期超聲檢查。

3、患者意願很重要

對疾病認知程度、心理承受能力都應納入考量。有些患者寧願接受輕微過度治療換取安心。

四、這些情況必須及時就醫

1、症狀明顯變化

如前列.腺癌出現骨痛、甲狀腺癌淋巴結腫大、乳腺癌皮膚改變等,提示可能進展。

2、監測指標異常

PSA值翻倍時間短於3年,甲狀腺結節增長超過3mm/年,都需要重新評估。

3、病理類型升級

活檢發現高級別病變,或基因檢測顯示高風險特徵,應及時調整方案。

癌症治療正在從”一刀切”走向精准醫療時代。記住一個原則:該出手時就出手,該觀察時要沉住氣。選擇最適合的方案,而不是最激進的治療,這才是現代抗癌智慧。下次體檢報告出現異常時,先別慌,找專業醫生好好聊聊你的”最佳選擇”。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