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營養保健調查發現:老年人若經常吃蘿...

調查發現:老年人若經常吃蘿蔔,用不了多久,身體或有這幾種改善

蘿蔔這種便宜又耐儲的蔬菜,在老人眼裏可是”小人參”。最近有項調查顯示,經常吃蘿蔔的老人普遍比同齡人更精神。這不起眼的蘿蔔到底藏著什麼養生密碼?今天就帶大家看看蘿蔔帶給身體的驚喜變化。

一、消化系統的”清道夫”

1、蘿蔔中的芥子油能促進消化液分泌

這種特殊成分可以刺激味蕾,喚醒”沉睡”的胃蛋白酶。飯前吃幾片醃蘿蔔,比健胃消食片還管用。

2、膳食纖維幫助腸道做運動

每100克蘿蔔含2.4克膳食纖維,相當於芹菜的兩倍。這種不溶性纖維能增加糞便體積,特別適合容易便秘的老年人。

3、澱粉酶化身”碳水剋星”

生蘿蔔含有的澱粉酶可以分解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減輕飯後腹脹感。吃油膩食物時配點蘿蔔絲,解膩又助消化。

二、免疫系統的”護衛兵”

1、維生素C含量超柑橘

青蘿蔔的維生素C含量達到柑橘類水果的1.5倍。這種水溶性維生素能增強白細胞活性,幫助老人抵禦流感侵襲。

2、蘿蔔硫素具有抗氧化作用

這種含硫化合物能啟動人體內的抗氧化酶,減輕細胞氧化損傷。研究發現,經常吃十字花科蔬菜的老人炎症指標更低。

3、鋅元素助力免疫調節

蘿蔔皮中富含的鋅元素是免疫細胞必需的微量元素。用刷子輕輕刷洗後連皮吃,營養更全面。

三、心血管的”調節器”

1、鉀鈉比例完美平衡

蘿蔔高鉀低鈉的特性(鉀含量是鈉的28倍),能幫助調節血壓。高血壓老人用蘿蔔代替部分鹽分高的醃菜,對控制血壓有幫助。

2、植物固醇攔截膽固醇

蘿蔔中的植物固醇結構類似膽固醇,能在腸道形成競爭性抑制,減少膽固醇吸收。連續食用三個月,血脂指標會有明顯改善。

3、葉酸保護血管內皮

紅心蘿蔔富含的葉酸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準,這種物質是損傷血管的”隱形殺手”。每週吃3次蘿蔔,相當於給血管做保養。

四、需要注意的3個細節

1、甲狀腺問題要控制量

蘿蔔中的硫苷可能干擾碘吸收,甲減患者每天食用不宜超過100克。烹飪時先用沸水焯一下,能減少大部分硫苷含量。

2、氣虛體質要搭配食用

容易乏力、出汗的老人,建議用蘿蔔燉牛肉或羊肉。肉類可以中和蘿蔔的”破氣”作用,達到補而不滯的效果。

3、服用特定藥物需間隔

蘿蔔可能影響某些藥物的代謝,建議服藥後2小時再食用。不清楚藥物相互作用時,可以諮詢主治醫師。

看到這裏,是不是想馬上給家裏老人買蘿蔔了?先別急,青蘿蔔適合生吃,白蘿蔔適合燉湯,紅心蘿蔔最適合涼拌。根據老人的體質和口味,選對品種更重要。記住,養生的真諦不在於吃多少”好東西”,而在於吃得對、吃得巧。這個冬.天,就讓蘿蔔成為老人家餐桌上的”常客”吧!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