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卻綠了?最近朋友圈瘋傳”吃番茄會誘發痛風”的說法,讓這個國民蔬菜突然背上了黑鍋。但另一邊,營養學家又把它捧為”天然防曬霜”。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這顆紅彤彤的果子到底藏著多少秘密!
一、番茄與痛風的恩怨情仇
1、嘌呤含量其實很低
每100克番茄嘌呤含量僅4.3毫克,比大白菜還低。所謂”致痛風”的說法,可能源於其中谷氨酸會促進尿酸合成,但需要每天吃2斤以上才可能產生影響。
2、這些吃法才危險
痛風患者真正要小心的,是番茄+海鮮的搭配。比如番茄炒蝦仁、番茄火鍋煮海鮮,這種組合會顯著提升嘌呤吸收率。建議間隔4小時以上食用。
3、特殊時期要注意
急性發作期患者確實要控制攝入,但緩解期吃1-2個完全沒問題。記住去皮吃更能減少嘌呤攝入。
二、意想不到的防曬功效
1、天然防曬素含量高
番茄富含的番茄紅素,能清除紫外線產生的自由基。實驗顯示,每天攝入16毫克番茄紅素(約2個熟番茄),可使皮膚抗紫外線能力提升33%。
2、這樣吃效果更好
炒熟的番茄比生吃吸收率高4倍,搭配橄欖油等健康油脂,番茄紅素吸收率還能再漲30%。做成番茄醬也是不錯的選擇。
3、防曬效果有局限
不能完全替代防曬霜!SPF值大約相當於2-3的防曬霜,適合作為內服補充。戶外活動前2小時食用效果最佳。
三、你不知道的番茄冷知識
1、青番茄真有毒
未成熟的青色番茄含龍葵堿,吃多了可能中毒。買回家如果發現局部發青,最好放置到全紅再食用。
2、空腹吃有講究
胃酸過多的人空腹吃可能反酸,建議搭配麵包等主食。但想補維生素C的話,空腹吸收率更高。
3、保存有妙招
蒂朝下放在陰涼處,能多保鮮3天。不要放冰箱,低溫會破壞細胞結構導致變軟。
現在正是番茄自然成熟的季節,菜市場的本地番茄比超市的反季節番茄營養高30%。記住這些知識點,既能享受美味又不怕踩雷。下次看到番茄,你還會因為謠言”因噎廢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