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營養保健研究發現:老人若長時間不喝...

研究發現:老人若長時間不喝湯,用不了多久,身體或有3大變化

老人喝湯這件事,還真不是簡單的飲食習慣問題!最近有項研究跟蹤調查了1000位65歲以上老人的飲食記錄,發現長期不喝湯的老人,身體確實會出現一些微妙變化。這些變化剛開始可能不明顯,但日積月累就會影響生活品質。

一、消化系統最先”抗議”

1、胃酸分泌失衡

湯水能溫和刺激消化液分泌,長期不喝湯的老人,胃酸分泌容易紊亂。飯前喝小半碗湯,相當於給消化道做”熱身運動”。

2、腸道蠕動變慢

湯裏的水分和可溶性膳食纖維是腸道的”潤滑劑”。缺少湯水攝入,糞便容易幹結,特別是本身有便秘傾向的老人更要注意。

3、營養吸收率下降

有些老人牙齒不好,吃菜囫圇吞棗。湯能把食材營養溶解出來,更利於吸收。比如骨頭湯中的膠原蛋白,番茄湯裏的番茄紅素。

二、身體悄悄發生的變化

1、關節靈活度下降

研究發現,常喝骨頭湯的老人關節疼痛發生率較低。湯中溶解的氨基葡萄糖和膠原蛋白,都是關節軟骨的重要營養素。

2、皮膚狀態變差

長期缺乏湯水攝入,皮膚容易乾燥起皺。像銀耳湯、百合湯這類富含植物膠質的湯品,能幫助皮膚保持水潤。

3、夜間起夜更頻繁

有意思的是,白天適當喝湯反而能減少夜尿。因為湯能均勻補充水分,避免老人因口渴在睡前大量飲水。

三、喝湯的智慧要知道

1、煲湯時間不是越長越好

肉湯煲1-1.5小時足夠,過久反而會產生過多嘌呤。蔬菜湯更要控制時間,水開後15分鐘即可,避免維生素流失。

2、喝湯也要看”時辰”

早餐適合喝雜糧粥湯,補充一夜消耗的水分。午餐喝些清淡的蔬菜湯,晚餐則可以來碗暖胃的肉湯。睡前3小時最好不喝湯,避免影響睡眠。

3、特殊體質要調整

高血壓老人要少喝老火靚湯,痛風患者避開菌菇湯,糖尿病人喝湯前要把表面油脂撇淨。可以多選擇冬瓜海帶湯、蘿蔔絲鯽魚湯這類清淡湯品。

其實喝湯不在於多精緻,關鍵在堅持。有位80歲的奶奶分享她的養生秘訣:每天雷打不動喝兩碗湯,早上是小米南瓜湯,晚上是白菜豆腐湯,幾十年如一日。現在她腿腳利索,連老花鏡都不用戴。家裏有老人的,不妨從今天開始,幫他們培養這個簡單又養生的好習慣吧!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