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裏,老李頭就因為午飯後急著去遛彎,結果在社區門口暈倒了。救護車來的時候,他後背的衣服都能擰出水來。這樣的場景每年夏天都在重複上演,其實很多意外本可以避免。
一、高溫天最危險的3個行為
1、正午時分強行鍛煉
清晨5-6點的體感溫度比正午低5-8℃,但很多老人堅持”飯後百步走”。地表溫度超過50℃時,足底燙傷風險激增。建議改為室內做八段錦或太極,避開10:00-16:00紫外線峰值時段。
2、為省電不開空調
老年人體溫調節功能退化,室內溫度超過32℃就可能中暑。空調設置28℃輔以風扇迴圈,既節能又安全。重點要避免冷風直吹,可以在客廳放盆清水調節濕度。
3、猛灌冰水代替補水
突然大量冷飲會刺激血管收縮,誘發心絞痛。自製常溫的綠豆湯、冬瓜茶,加入少量鹽分效果更好。每小時補充100-150ml水分,不要等口渴再喝。
二、夏季養生湯水推薦
1、三豆飲
赤小豆30g+綠豆30g+黑豆30g,浸泡2小時後煮爛。這款經典方子既能補充電解質,又含豐富的B族維生素。
2、絲瓜蛋花湯
絲瓜削皮切滾刀塊,用薑片爆香後加水煮沸。淋入蛋液時關火,撒點蝦皮提鮮。絲瓜中的皂苷成分有助於維持電解質平衡。
3、蓮藕排骨湯
選用粉藕與肋排同燉,加兩片陳皮助消化。蓮藕富含的多酚類物質,能減輕高溫對心血管系統的負擔。
三、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1、藥物保存要當心
胰島素等藥品需冷藏,但不要貼壁放置。硝酸甘油片遇高溫會失效,外出時建議放在保溫杯的隔熱層。
2、選對時間測血壓
夏季血壓普遍比冬.季低5-10mmHg,建議在清晨服藥前、下午4-5點各測一次。避免剛洗完澡或運動後立即測量。
3、穿戴有講究
淺色棉麻衣物能反射陽光,寬簷帽比棒球帽防護更全面。別忘了給老花鏡也配上防紫外線鏡片,保護眼睛不被曬傷。
記住,夏天不是和自然較勁的時候。82歲的王奶奶每年安然度夏的秘訣很簡單:太陽大了就歇著,身上爽利了再活動。她的養生哲學值得每個人細品——順應天時,才是最高級的養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