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6 7 月, 2025
主頁營養保健寶寶吃飯少,吃了不長肉怎麼...

寶寶吃飯少,吃了不長肉怎麼辦?寶媽這樣做,醫生都稱讚做得好!

寶寶吃飯像”雞啄米”,體重增長慢得像”蝸牛爬”?先別急著往孩子嘴裏塞飯,那些追著喂、哄著吃的傳統招數可能正在幫倒忙!兒童營養專家透露,90%的餵養問題其實都出在家長身上。

一、判斷是否真的吃得少

1、對照生長曲線圖

拿出體檢手冊對比身高體重百分位,只要在3%-97%區間都屬正常。有的寶寶天生就是”小骨架”體型。

2、計算實際攝入量

連續3天記錄所有入口食物,包括奶、零食、水果。很多家長會忽略200ml奶相當於半碗米飯的熱量。

3、觀察精神狀態

能吃能睡、活潑好動的寶寶,即使吃得少也說明攝入足夠。真正營養不良的孩子會表現出嗜睡、頭髮枯黃。

二、改善餵養的黃金法則

1、建立饑餓迴圈

固定每餐間隔3-4小時,期間除水外不給任何食物。胃腸排空才能產生真正的饑餓感。

2、改造食物能量密度

在粥裏加半勺植物油,蒸蛋時改用全脂奶。同樣體積的食物,熱量可以提升1.5倍。

3、善用”手指食物”

把胡蘿蔔、西蘭花蒸軟切成條狀,讓寶寶自己抓著吃。自主進食的孩子食量會比餵食多30%。

三、營養師私藏增重食譜

1、牛油果香蕉奶昔

半顆牛油果+半根香蕉+200ml全脂奶打成糊狀,小小一杯就含300大卡優質脂肪。

2、乳酪蔬菜烘蛋

兩顆雞蛋打散拌入乳酪碎和胡蘿蔔末,烤箱180度烤15分鐘。補鈣又補蛋白質。

3、三文魚土豆泥

蒸熟的三文魚碾碎拌入土豆泥,加少許橄欖油。富含DHA和優質碳水化合物。

四、這些雷區千萬別踩

1、強迫進食

研究顯示被強迫餵食的孩子,2年後出現厭食症的概率是普通孩子的4倍。

2、用動畫片下飯

注意力被分散時,孩子對飽腹感的敏感度會下降50%,容易養成暴飲暴食習慣。

3、過度依賴營養品

正常飲食的孩子無需額外補充蛋白粉,過量蛋白質反而會增加腎臟負擔。

記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節奏。鄰居家寶寶胖嘟嘟的小臉固然可愛,但健康才是真正的硬指標。只要生長曲線正常,哪怕吃得少點也不必過度焦慮。不妨把餐桌變成親子樂園,讓孩子在探索中愛上吃飯,這比任何營養補充都更重要。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