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裏,空調房和室外溫差大得像個”冰火兩重天”,皮膚黏膩、口乾舌燥的感覺簡直讓人抓狂。這時候喝對一杯茶,比吃十根冰棍都管用!老祖宗留下的消暑智慧,可比網紅冷飲靠譜多了。
一、4款消暑茶飲的神.奇功效
1、薄荷檸檬茶
新鮮薄荷葉5片搭配兩片檸檬,用60℃溫水沖泡。薄荷中的薄荷醇能快速緩解頭暈腦脹,檸檬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修復被紫外線損傷的皮膚。注意胃寒的人要減少薄荷用量。
2、金銀花露
取幹金銀花3克、甘草2片,沸水沖泡後晾涼飲用。這款茶飲特別適合咽喉腫痛、長痱子的人群。金銀花中的綠原酸是天然”消炎藥”,但體質虛寒者建議搭配兩片生薑。
3、冬瓜荷葉茶
冬瓜皮曬乾後與荷葉按1:1比例煮水。冬瓜皮富含鉀元素能平衡電解質,荷葉中的生物鹼可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水分。煮的時候記得冬瓜皮要帶霜的那種效果最好。
4、三豆飲
綠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浸泡後煮爛,濾出湯水加少許冰糖。這個組合既能補充隨汗液流失的微量元素,豆類蛋白還能修復曬後肌膚。冷藏後飲用風味更佳,但別超過4小時。
二、喝茶消暑的黃金時間
1、晨起一杯淡茶
經過整夜代謝,身體最需要補充水分。選擇性質溫和的麥冬玉竹茶,既能潤燥又不會刺激空腹的腸胃。
2、午休後提神茶
下午1-3點是一天中最易犯困的時候。用迷迭香+茉莉花的組合沖泡,淡淡的香氣能喚醒昏沉的大腦,比咖啡因溫和得多。
3、傍晚解膩茶
晚餐前喝杯山楂陳皮茶,酸甜口感能提前啟動消化酶分泌。特別適合那些夏天沒胃口又怕胖的人群。
三、這些誤區要避開
1、別用茶完全替代水
茶飲雖好,每天還是要保證1000ml白開水的攝入。濃茶喝太多反而會導致體內水分流失。
2、隔夜茶不要喝
夏季氣溫高,泡好的茶放置超過6小時就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加了糖或奶的茶飲更要當心。
3、脾胃虛寒要調配方
容易拉肚子的人要避免單獨飲用菊花、金銀花等寒性材料,記得搭配紅棗或薑片中和藥性。
4、服藥期間需謹慎
茶葉中的鞣酸會影響某些藥物吸收,建議服藥與喝茶間隔2小時以上。
記住,三伏天養生重點在”清補”而不是”蠻補”。這些茶飲材料在中藥房都能買到,花費不過一杯奶茶錢,效果卻實實在在。當你感覺心煩氣躁時,不妨放下冰可樂,給自己泡一壺養生茶,讓身心都降降溫。堅持一個夏天,你會發現連皮膚狀態都會變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