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健康熱點健康媒體59歲女子因放療太難熬而輕...

59歲女子因放療太難熬而輕生,醫生直言:2種癌其實不必非做放療

59歲阿姨放療後崩潰輕生,腫瘤科醫生痛心:這兩種癌症真的可以不做放療!

當病床邊的儀器發出規律的”滴滴”聲,很多癌症患者都會陷入治療方式的選擇困境。放療帶來的痛苦有時比疾病本身更讓人絕望,但您知道嗎?有些癌症真的可以避開這道”鬼門關”。

一、放療為什麼讓人聞風喪膽?

1、皮膚灼傷的困擾

放射線穿透部位會出現類似曬傷的灼熱感,嚴重時甚至會潰爛流膿。特別是胸部、頭頸部放療,連穿衣服都變成煎熬。

2、持續不斷的疲勞感

不同於化療的短期反應,放療疲勞會累積性加重。很多患者描述”像被抽空了所有力氣”,這種無力感可能持續數月。

3、味覺喪失的折磨

口腔附近的放療會讓味蕾”失靈”,食物嘗起來像嚼蠟。59歲的王阿姨就是因為連續3個月吃不出味道,最終情緒崩潰。

二、這兩種癌症可以酌情放棄放療

1、早期前列.腺癌

對於局限在前列.腺內的腫瘤,主動監測+內分泌治療的效果與放療相當。特別是70歲以上患者,過度治療反而影響生活品質。

2、低危型甲狀腺癌

微小乳頭狀癌(<1cm)且未突破包膜的情況,術後TSH抑制治療已足夠。盲目放療可能損傷甲狀旁腺,導致終身缺鈣。

三、什麼情況下必須堅持放療?

1、腫瘤壓迫重要器官

如脊柱轉移瘤壓迫神經,放療是緩解疼痛、防止癱瘓的關鍵手段。

2、手術無法徹底切除

比如鼻咽癌的特殊位置,放療比手術更能保護周圍組織結構。

3、復發風險高的腫瘤

三陰性乳腺癌等惡性程度高的類型,放療能顯著降低局部復發率。

四、減輕放療反應的實用技巧

1、皮膚護理用對方法

勿用肥皂清洗照射區,選擇無香料乳液。出現破潰時,醫用蜂蜜敷料比抗生素軟膏更有效。

2、對抗疲勞有妙招

每天分段進行15分鐘低強度運動(如太極),比完全臥床更能恢復精力。

3、味覺異常這樣應對

用餐前含服鋅片,用玻璃餐具盛裝食物,低溫流質更易接受。

生命的選擇權永遠在患者手中。當醫生給出治療方案時,請記住您有權知道:是否有更溫和的替代選擇?預期的副作用究竟多嚴重?治療目標到底是治癒還是姑息?醫學在不斷進步,有時候”少即是多”才是真正的智慧。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