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了三個月,老李一直以為是吃壞了東西。直到那天疼得直不起腰,醫生在CT片前倒吸一口涼氣——他的腹腔裏竟然纏滿了像蠶繭一樣的纖維組織!這種罕見的”腹繭症”,全國報導過的病例還不到200例。

一、什麼是腹繭症?
1、醫學名稱叫”特發性腹膜硬化症”
患者的腹膜會異常增厚,形成乳白色纖維膜包裹腸道,就像蠶吐絲做繭。這些”絲”其實是膠原纖維,會像膠水一樣把腸子粘在一起。
2、發病原因仍是未解之謎
目前認為可能與長期腹膜刺激、免疫異常有關。部分患者有腹部手術史,但老李從沒做過手術,屬於原發性病例。
二、這種病有多危險?
1、初期症狀極具迷惑性
早期表現為腹脹、隱痛、消化不良,極易被誤診為腸炎。老李就曾被當作慢性腹瀉治療,吃了三個月藥都不見效。
2、發展到後期會危及生命
隨著”蠶繭”越來越厚,可能造成腸梗阻、腸壞死。老李就診時已有不完全性腸梗阻,再晚來可能要切腸子。
三、哪些信號要警惕?

1、反復發作的臍周疼痛
疼痛位置固定,排便後不緩解,這點與普通腸炎不同。
2、體重莫名下降
老李三個月瘦了12斤,還以為是腹瀉導致的。
3、腹部能摸到條索狀包塊
醫生觸診時發現他右下腹有韌性包塊,這是纏繞成團的腸管。
四、確診後如何治療?
1、手術是唯一有效方法
需要像剝洋蔥一樣,小心翼翼分離包裹腸道的纖維膜。老李的手術做了4個小時,剝出20釐米長的纖維帶。
2、術後可能復發
有研究顯示復發率約15%,需要定期復查。醫生叮囑老李每三個月要做一次腹部超聲。

這種怪病雖然罕見,但提醒我們:長期腹痛千萬別硬扛!特別是伴隨消瘦、包塊等症狀,一定要做詳細檢查。現代醫學對腹繭症的認識還在不斷深入,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記住,任何持續超過兩周的腹痛都不正常,及時就醫才能避免悲劇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