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門診來了一位51歲的女患者,自述”就是最近總覺得累”,結果檢查單上的數據讓所有人都心頭一緊。其實半年前她的身體就發出過警.報,只是被當成了”年紀大了都這樣”。現在回想起來,那些被忽視的小症狀,每一個都是身體在拼命求.救的信號。
一、最容易被忽略的5個危險信號
1、持續兩周以上的疲勞感
普通疲勞休息就能緩解,但腫瘤消耗導致的疲乏會像影子一樣甩不掉。特別是早晨起床就感覺累,工作時注意力難以集中,要格外警惕。
2、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
沒有刻意節食或運動,體重卻在1個月內減輕5%以上。有位患者半年瘦了15斤還暗自高興,結果查出胃癌時已到中期。
3、長期低燒找不到原因
體溫持續在37.3-38℃之間,服用退燒藥效果不明顯。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發熱,可能是淋巴系統在報.警。
4、疼痛位置固定且逐漸加重
區別於肌肉勞損的遊走性疼痛,腫瘤引起的疼痛會固定在某個區域。有位肝癌患者最早就是右肋下持續隱痛,誤以為是胃病耽誤了半年。
5、大小便習慣突然改變
包括但不限於:便秘腹瀉交替、尿頻尿急、糞便變細帶血。這些症狀出現超過1個月,務必做腸鏡或泌尿系統檢查。
二、不同癌症的專屬”報.警器”
1、消化系統腫瘤
吞咽梗阻感、反復胃脹、大便發黑要查胃;右上腹悶痛、眼白發黃要查肝;便血、裏急後重要查腸。
2、女性特有腫瘤
非經期出血、絕經後出血查宮頸;乳.房橘皮樣改變、乳頭溢液查乳腺;腹脹、尿頻查卵巢。
3、呼吸系統腫瘤
持續兩周以上的乾咳、痰中帶血絲、聲音嘶啞,別總當成咽炎。
三、體檢專案的選擇智慧
1、基礎套餐遠遠不夠
常規體檢的血常規、肝腎功能很難發現早期腫瘤,要加做腫瘤標誌物和影像學檢查。
2、不同年齡段的篩查重點
40歲以上加做胃腸鏡;50歲以上男性查前列.腺特異抗原;吸煙者每年做低劑量CT。
3、有家族史要提前篩查
直系親屬有患癌史的,建議比家屬發病年齡提前10年開始專項檢查。
四、預防勝於治療的4個習慣
1、每週保證3次30分鐘以上的出汗運動
運動時升高的體溫能抑制癌細胞生長,還能改善免疫功能。
2、每天吃夠5種顏色的蔬菜水果
番茄紅素、花青素等植物營養素是天然的防癌屏障。
3、晚上11點前進入深睡眠
睡眠中產生的褪黑素具有抗氧化、抑制腫瘤的作用。
4、學會釋放心理壓力
長期焦慮抑鬱會導致免疫功能紊亂,增加患病風險。
那位女患者後來含著淚說:”要是早點知道這些信號就好了。”其實我們的身體遠比想像中聰明,它一直在用各種方式提醒我們。別再把異常當成”年紀大了的正常現象”,更不要自己上網查症狀對號入座。及時就醫檢查,才是對自己最負責任的選擇。記住,在癌症面前,時間就是生命,猶豫的每一天都是在給癌細胞發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