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加班後胃痛發作,你是不是也習慣性摸出胃藥應付了事?先別急著吞藥片,有些胃部異常真的不能簡單歸咎於”吃壞了”。胃癌早期症狀往往偽裝成普通胃病,學會識別這些特殊信號,關鍵時刻能救.命。

一、這些胃部變化要當心
1、持續加重的消化不良
普通胃病引起的脹氣、反酸用藥後會緩解。如果出現持續1個月以上的食欲減退、飯後腹脹,特別是伴隨體重莫名下降5公斤以上,就要提高警惕。
2、疼痛規律發生改變
原本飯後緩解的疼痛變成持續性隱痛,或者疼痛位置從心窩部向右上腹轉移。注意那種夜間會被痛醒的鈍痛,可能與腫瘤生長有關。
3、嘔出咖啡渣樣物質
這是胃出血的典型表現,血液經胃酸作用變成暗褐色顆粒。哪怕只出現一次也要立即就醫,黑便同樣值得警惕。
二、胃癌偏愛的三類人
1、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這種細菌會持續損傷胃黏膜,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屬於明確癌前病變。建議40歲以上感染者每年做胃鏡復查。

2、有胃癌家族史人群
直系親屬患胃癌的人,發病風險比普通人高2-3倍。建議比家族中最早發病年齡提前10年開始篩查。
3、重口味飲食愛好者
每天攝入超過10克鹽(約2啤酒瓶蓋)會破壞胃黏膜屏障,醃制品中的亞硝酸鹽更是明確致癌物。
三、護胃防癌的黃金法則
1、胃鏡檢查別拖延
普通人群建議40歲做第一次胃鏡,有風險因素者要提前。現在的無痛胃鏡睡一覺就做完,真的不可怕。
2、飲食記住”三減”原則
減鹽(每日不超5克)、減燙(食物晾至60℃以下)、減量(每餐七分飽)。多吃新鮮果蔬補充維生素C,能阻斷亞硝胺形成。
3、警惕藥物傷胃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要配合護胃藥。需要提醒的是,某些中成藥裏的冰片、朱砂成分同樣刺激胃黏膜。

胃病到胃癌不是一夜之間的事,通常要經歷”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的漫長過程。抓住這個干預窗口期,完全有機會把癌症扼殺在萌芽狀態。下次胃部不適時,別忘了對照看看有沒有這些特殊信號。健康無小事,給胃多一點關注總沒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