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健康熱點健康媒體轉告父母:3類“病”屬於“...

轉告父母:3類“病”屬於“老年病”,過度治療可能反而傷身

年紀大了總擔心身體出問題?體檢報告上的某些”異常”可能根本不需要治!很多中老年人被各種”老年病”困擾,卻不知道有些症狀其實是正常衰老現象。過度治療不僅浪費錢,還可能給身體帶來額外負擔。

一、這些”病”其實是正常衰老

1、骨關節退行性改變

60歲以上人群關節軟骨自然磨損率達83%,X光片顯示的”骨質增生”大多是代償性保護機制。除非嚴重影響生活,否則不必頻繁打封閉針。

2、輕度血壓偏高

老年人血管彈性下降,血壓標準可適當放寬。最新指南指出,80歲以上老人血壓控制在150/90mmHg以內即可,過度降壓反而增加跌倒風險。

3、良性前列.腺增生

50歲以上男性發病率超50%,夜間起夜2-3次屬正常範圍。除非出現排尿困難,否則不必急著做手術。

二、過度治療可能適得其反

1、頻繁輸液通血管

靜脈輸液對改善血液迴圈作用有限,反而可能加重心臟負擔。臨床上常見老人因”季節性輸液”誘發心衰案例。

2、濫用補鈣製劑

盲目補鈣可能造成血管鈣化,增加心腦血管風險。其實每天500ml牛奶+曬太陽就能滿足鈣需求。

3、過度檢查沒必要

腫瘤標誌物輕微升高就做全身PET-CT,既浪費錢又增加輻射暴露。醫生建議要結合具體症狀判斷。

三、正確應對老年病的3個原則

1、與症狀和平共處

接受身體機能自然衰退,學會與輕度不適共存。比如腰腿酸痛可以通過熱敷緩解,不必立即吃藥。

2、重視功能而非指標

比起糾結檢查數據,更應關注日常生活能力。能自己買菜做飯、上下樓梯,說明身體狀態就不錯。

3、定期復查比治療重要

很多老年病需要長期監測,每3-6個月復查一次,比突擊性治療更有意義。

四、真正需要警惕的症狀

1、短期內體重明顯下降

2、持續加重的疼痛

3、認知功能快速退化

4、日常生活能力顯著降低

上了年紀要明白,體檢報告上的箭頭不都代表疾病。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提醒:老年人用藥原則是”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多用”。把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治療,才是明智的養生之道。記住,有時候不治療就是最好的治療。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