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健康熱點健康媒體身體“染上”腸癌,排便會有...

身體“染上”腸癌,排便會有幾個明顯異樣,這幾類人最好定期檢查

腸道發出的”求.救信號”千萬別當痔瘡!便便出現這幾種變化,可能是身體在拉警.報。現代人久坐不動、飲食精細的壞習慣,讓腸道問題越來越年輕化。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那些容易被忽視的”便便暗號”。

一、3種異常排便要警惕

1、形狀改變:鉛筆便持續出現

正常便便應該像香蕉般粗細。如果持續排出細如鉛筆的糞便,可能是腸道變窄的徵兆。特別是伴隨排便不盡感時,要引起重視。

2、顏色異常:深色或帶血

排除紅心火龍果等食物影響,黑色柏油樣便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鮮紅色血便如果混在糞便中,而不是附在表面,更需要排查腸道問題。

3、習慣突變:便秘腹瀉交替

突然出現的排便規律改變值得關注。比如原本每天定時排便變成三天一次,或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瀉與便秘交替,都可能是腸道功能異常的表現。

二、4類高危人群要注意

1、家族遺傳史人群

直系親屬有過腸道問題的,建議比家屬發病年齡提前10年開始篩查。遺傳因素在腸道健康中扮演重要角色。

2、長期外賣人群

高油高鹽的飲食模式會改變腸道菌群平衡。經常吃加工肉製品、油炸食品的人,腸道負擔會比常人大很多。

3、久坐辦公族

每天連續坐著超過6小時的人,腸道蠕動速度會明顯減慢。盆腔血液迴圈不暢也會影響腸道正常功能。

4、慢性炎症患者

有潰瘍性結腸炎等慢性腸道炎症的人,要特別注意定期復查。長期炎症環境會增加細胞變異風險。

三、日常養護3個關鍵點

1、膳食纖維要吃夠

每天保證25-30克膳食纖維攝入。把一半的白米飯換成雜糧,零食選擇無糖優酪乳配奇亞籽,簡單改變就能滿足需求。

2、運動啟動腸道

每天快走6000步以上,或者練習腹式呼吸。這些溫和運動能促進腸道蠕動,比吃通便產品更安全有效。

3、定期檢查別偷懶

40歲以上建議做一次腸鏡基礎檢查。如果結果正常,可以3-5年復查一次。有高危因素的,要根據醫生建議縮短復查間隔。

腸道健康直接影響全身狀態,從今天開始多關注自己的排便情況吧。記住,預防永遠比治療更重要,別等小問題拖成大毛病才後悔莫及。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