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健康熱點健康媒體癌症已“熬”成慢性病?醫生...

癌症已“熬”成慢性病?醫生:這些癌症前期小徵兆,早瞭解早受益

當體檢報告上出現”結節”、”息肉”這些字眼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很多人選擇”先觀察看看”,殊不知有些變化正在悄悄發生。現代醫學證實,部分癌症確實可以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長期控制,但前提是抓住那些容易被忽視的早期信號。

一、這些身體變化可能是癌症前兆

1、持續三周以上的異常疲勞

普通疲勞休息後能緩解,但癌症相關的疲勞感會持續存在。特別是伴隨體重莫名下降時更要警惕。

2、皮膚上的特殊變化

除了痣的變化,突然出現的皮膚粗糙、發黑都可能是內臟腫瘤的外在表現。胰腺癌就常伴隨皮膚莫名變黑。

3、排便習慣突然改變

持續腹瀉或便秘超過兩周,特別是伴隨便血、大便變細等情況,可能是消化道腫瘤的信號。

二、容易被誤診的”小毛病”

1、久治不愈的咳嗽

超過一個月的乾咳,尤其夜間加重的,不一定都是咽炎。肺癌早期常以這種形式表現。

2、反復發作的口腔潰瘍

同一部位潰瘍超過兩周不癒合,要警惕口腔癌前病變。吸煙者更需特別注意。

3、不明原因的疼痛

身體某部位持續隱痛,且逐漸加重,可能是腫瘤壓迫或浸潤的表現。

三、癌症篩查的正確打開方式

1、高危人群要早篩

有家族史、長期吸煙、乙肝攜帶者等群體,應該比常規建議年齡提前5-10年開始專項篩查。

2、選對檢查專案

低劑量CT查肺癌、胃腸鏡查消化道腫瘤、乳腺鉬靶查乳腺癌,不同癌症需要針對性檢查。

3、關注腫瘤標誌物

雖然不能單獨作為診斷依據,但異常升高的腫瘤標誌物值得進一步排查。

四、把癌症變成慢性病的三個關鍵

1、早發現是前提

一期癌症的五年生存率普遍在90%以上,而四期往往不足20%。

2、規範治療是基礎

不要輕信偏方,正規醫院的綜合治療方案才是最可靠的。

3、定期復查是保障

即使治癒後也要堅持隨訪,前兩年每3-6個月就要復查一次。

記住,癌症從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突然被發現的。那些被我們忽略的身體信號,可能正是健康發出的最後警.告。與其恐懼癌症,不如學會聽懂身體的”求.救聲”。下次發現身體出現異常變化時,別再想著”熬一熬就好”,及時就醫才是對自己負責的態度。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