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健康熱點健康媒體晚期癌症就只能臥床休息?其...

晚期癌症就只能臥床休息?其實還是要“動”起來,幾個事項要注意

癌症晚期患者該躺著還是動起來?腫瘤科醫生終於說了大實話!很多人以為到了癌症晚期就該臥床靜養,連翻身都要人幫忙。但你可能不知道,適度活動反而能改善80%患者的生存品質。那些整天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往往比堅持活動的更早出現肌肉萎縮、褥瘡等問題。

一、為什麼晚期患者更需要活動?

1、對抗惡病質狀態

癌細胞會大量消耗體內營養,導致肌肉快速流失。每天簡單活動能刺激蛋白質合成,延緩這種消耗過程。研究發現,堅持活動的患者體重下降速度比臥床者慢40%。

2、維持心肺功能

長期臥床會導致肺活量每週下降10%-15%。坐起、深呼吸這些簡單動作,就能預防墜積性肺炎等併發症。

3、改善心理狀態

適度活動能促進內啡肽分泌,這是天然的止痛物質。很多患者回饋活動後疼痛感反而減輕了。

二、適合不同體質的活動方案

1、臥床患者

•每小時翻身一次,預防壓瘡

•做踝泵運動:腳尖上下擺動,促進下肢血液迴圈

•握力球訓練:預防手部肌肉萎縮

2、能坐起的患者

•床邊坐立訓練:從每天5分鐘開始,逐步延長

•上肢伸展運動:改善淋巴回流

•深呼吸練習:用吹氣球方式鍛煉肺功能

3、可短距離行走的患者

•走廊步行:分3次完成,每次不超過5分鐘

•坐站轉換訓練:扶著穩固傢俱練習

•八段錦簡化式:重點練習”雙手托天理三焦”

三、必須警惕的禁忌信號

1、骨轉移患者

避免負重和劇烈運動,可選擇水中活動減輕關節負擔。

2、血小板低下者

運動時要避開尖銳物品,防止出血不止。

3、嚴重貧血患者

活動後心率超過靜息時30次/分鐘,應立即停止。

四、家屬陪護的黃金法則

1、活動前準備

測量血壓、心率,準備止痛藥備用。選擇患者狀態最好的時段。

2、活動時觀察

嘴唇發白、冒冷汗要立即停止。不要追求運動量,以患者舒適為准。

3、活動後護理

補充高蛋白點心,按摩放鬆肌肉。記錄當天活動反應供醫生參考。

記住這個關鍵原則:寧可少動多次,不要一次過量。有位肺癌晚期患者從每天3分鐘床邊坐立開始,三個月後竟能自己走到醫院花園曬太陽。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對晚期患者同樣適用。在醫生指導下找到適合的活動方式,你會發現生活品質遠比想像中要好得多。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