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感覺身體沉甸甸的?明明睡了8小時還是昏昏沉沉?這些信號可能在提醒你:身體裏的”小水塘”該排水了!濕氣重不是病,但拖著不管真的會要命。今天教你5個簡單自測法,不用把脈就能知道體內濕氣超標沒。
一、晨起三看自查法
1、看舌苔
健康舌頭是淡紅色薄白苔。如果舌苔厚膩像塗了層奶油,或者邊緣有齒痕,說明脾虛濕盛。特別要注意舌底靜脈,如果呈現紫暗色且怒張,提示濕氣已經影響血液迴圈。
2、看眼皮
起床時發現眼皮浮腫,像注了水一樣發脹。用手指按壓小腿內側,凹陷處久久不能回彈,這都是典型的水濕停滯表現。
3、看大便
黏馬桶、沖不乾淨的大便最說明問題。正常大便應該是香蕉狀、不粘膩的。如果總感覺排不淨,或者大便不成形還帶著黏液,腸道環境已經亮紅燈了。
二、日常三感自測法
1、頭髮油膩速度
剛洗頭一天就出油,頭皮像抹了髮蠟。這不是洗發水的問題,而是濕熱上蒸的表現。伴隨頭面部愛出油、痘痘頻發,說明濕氣已經影響到皮脂分泌。
2、身體沉重感
明明沒幹什麼活,卻像背著十斤大米。關節發僵、肌肉酸脹,尤其是陰雨天加重,這都是濕性黏滯的特點。嚴重時連手指都會有脹脹的感覺。
3、食欲異常
該餓的時候不餓,不該餓的時候又想吃。對重口味食物特別喜愛,吃完又容易胃脹。這種矛盾的食欲狀態,其實是脾胃在求.救。
三、進階兩查法
1、白帶/分泌物觀察
女性白帶量多色黃、男性陰囊潮濕,都是下焦濕熱的典型表現。這種情況往往伴隨私.處異味、瘙癢等不適感。
2、皮膚狀態檢測
突然冒出的濕疹、腳氣反復發作、指甲變軟易斷…當濕氣從內而外溢出時,皮膚就成了”排污口”。這種疹子通常抓破後會有滲液,和其他皮膚病很好區分。
四、濕氣重的三重境界
1、初級:僅有舌苔厚膩、大便黏滯等1-2個症狀,改變生活習慣就能調理。
2、中級:出現明顯身體沉重、皮膚問題,需要飲食+運動+中藥綜合干預。
3、重度:伴隨關節疼痛、慢性炎症等,建議尋求專業中醫調理。
五、簡單調理三步走
1、飲食祛濕
把早餐的牛奶換成山藥小米粥,午餐加份冬瓜湯,晚餐用紅豆薏米水代替飲料。記住”三不吃”:不吃冰、不吃甜、不吃油炸。
2、運動排濕
每天快走30分鐘到微微出汗,重點活動大關節。睡前做10分鐘”踩單車”動作,幫助淋巴迴圈。
3、起居防濕
洗完頭髮馬上吹幹,雨天穿棉襪吸潮,臥室放袋生石灰除濕。晚上9點後不洗澡,避免加重體濕。
現在就去衛生間照照舌頭吧!如果中了3條以上,你的身體可能正在”泡澡”。別急著吃祛濕藥,先從戒掉霜淇淋、改掉熬夜開始。記住,祛濕是個慢功夫,堅持21天就能看到改變。把這條轉給那個總說”減肥難”的朋友,說不定ta只是需要先排排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