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健康熱點健康媒體心臟不好的人要警惕:這幾種...

心臟不好的人要警惕:這幾種異常,是心臟病的“信號”

心臟不舒服時,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忍忍就過去了”。但你知道嗎?身體發出的某些信號,可能是心臟在”求.救”。那些容易被忽視的小症狀,往往藏著大隱患。

一、這些異常別不當回事

1、不典型的胸痛

不同於影視劇裏突發性劇痛,現實中心絞痛可能表現為:胸口壓迫感、燒灼感,甚至牙床、後背的放射性疼痛。有位患者就是總感覺”胃痛”,檢查才發現是心臟問題。

2、異常疲勞感

連續幾天莫名疲憊,連刷牙都累得慌?心臟供血不足時,肌肉組織得不到足夠氧氣,就會產生異常倦怠感。這種疲勞往往與活動量不成正比。

3、睡眠呼吸暫停

夜間頻繁憋醒、鼾聲如雷,可能是心臟超負荷工作的表現。長期缺氧狀態會加重心臟負擔,形成惡性循環。

二、容易被忽略的危險信號

1、下肢水腫

腳踝腫脹得像饅頭?心臟泵血功能下降時,體液容易在低垂部位積聚。用手指按壓脛骨前側,凹陷超過3秒不恢復就要警惕。

2、莫名咳嗽

沒有感冒卻乾咳不止,特別是平躺時加重。這可能是心功能不全導致肺淤血的表現,臨床上稱為”心源性咳嗽”。

3、食欲驟減

突然對食物失去興趣,看見油膩就反胃。右心衰竭時,胃腸道淤血會影響消化功能,千萬別簡單歸咎於”胃口不好”。

三、最危險的預警徵兆

1、冷汗淋漓

沒有劇烈運動卻突然大汗淋漓,伴隨面色蒼白。這種”冷汗”是機體應激反應的表現,可能預示急性心血管事.件。

2、脈搏異常

自測脈搏時發現:忽快忽慢、節律紊亂。特別是每分鐘超過120次或低於50次,都值得引起重視。

3、眼前發黑

突然視物模糊或短暫失明,可能是心臟輸出量驟減導致腦供血不足。有位患者就是在炒菜時突然”眼前一黑”,送醫發現是嚴重心律失常。

四、發現異常怎麼辦?

記錄症狀出現的具體時間、持續時長和誘發因素。這些細節對醫生判斷病情至關重要。建議準備個小本子專門記錄。

選擇就診時機很重要。如果症狀反復出現或持續加重,別拖到週末再去醫院。很多心臟問題都有”黃金救治時間窗”。

日常可以學習簡單的自救方法。比如懷疑心絞痛發作時,立即停止活動,坐下休息,舌下含服急救藥物(如有醫囑)。

心臟問題最怕”等等看”。有位退休教師就是總把胸悶當”更年期症狀”,等實在受不了才就醫,結果冠狀動脈已經堵塞90%。記住,心臟的求.救信號從來不會無緣無故出現。當身體發出這些警.示時,及時就醫檢查才是對自己負責。現在就去測測你的靜息心率吧,這個簡單動作可能幫你發現潛在風險。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