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產檢報告上出現”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時,很多准媽媽瞬間慌了神。母嬰傳播真的不可避免嗎?事實上,現代醫學已經掌握了阻斷病毒傳播的”金鑰匙”。做好這3件事,寶寶感染風險能降到1%以下。
一、孕期管理:築起第一道防線
1、病毒載量檢測不能少
孕28周前完成HBV-DNA定量檢測,這是評估傳染風險的重要指標。數值超過一定標準時,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抗病毒治療。
2、肝功能監測要規律
每1-2個月檢查轉氨酶水準,突然升高可能提示病情活動。保持肝功能穩定,才能為後續干預創造條件。
3、營養支持很關鍵
適當增加優質蛋白攝入,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E有助於肝細胞修復。但切忌盲目進補,避免加重肝臟負擔。
二、分娩時刻:把握黃金24小時
1、生產方式有講究
剖宮產並不比自然分娩更有優勢,關鍵要看產科指征。但產程過長可能增加感染風險,需要醫生專業評估。
2、新生兒處置要迅速
寶寶出生後12小時內必須完成兩件大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第一針乙肝疫苗,這是阻斷成敗的關鍵。
3、臍帶血別浪費
留存臍帶血檢測乙肝標誌物,能為後續疫苗接種方案提供參考依據。
三、哺乳與護理:日常細節定成敗
1、母乳餵養不用怕
只要新生兒及時接種疫苗,母乳餵養不會增加感染風險。但乳頭皸裂時要暫停哺乳,避免血液接觸。
2、生活用品嚴隔離
寶寶的餐具、毛巾要單獨使用,傷口處理要用醫用敷料嚴密包紮。
3、疫苗接種要完整
按0-1-6月程式完成三針疫苗接種,7個月時記得復查抗體水準。
這些措施看起來簡單,但每個環節都需要嚴格執行。北京某三甲醫院數據顯示,規範實施阻斷措施的316例乙肝媽媽,僅有2例新生兒發生感染。記住,乙肝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科學防護的無知。現在就開始行動,給寶寶一個無”乙”的人生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