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健康熱點健康媒體乙肝並不可怕,明確這幾個關...

乙肝並不可怕,明確這幾個關鍵因素,和患者一起吃飯也沒事

“筷子會傳染乙肝嗎?”這個靈魂拷問困擾了無數乾飯人。每次聚餐看到有人對乙肝攜帶者用公筷,場面都尷尬到腳趾摳地。其實關於乙肝傳播的真相,很多人可能被誤導了十幾年。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說清楚,哪些行為是真危險,哪些純屬自己嚇自己。

一、乙肝傳播的三大真實途徑

1、血液傳播是頭號風險

共用注射器、不規範紋身、使用消毒不徹底的醫療器械,這些才是高危行為。但日常的皮膚接觸,比如握手、擁抱,病毒根本沒機會入侵。

2、母嬰傳播可以阻斷

攜帶乙肝病毒的孕婦,通過規範的母嬰阻斷措施,成功率能達到95%以上。現在新生兒都會接種乙肝疫苗,這層防護已經很完善。

3、性傳播有預防方法

正確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阻隔病毒,接種過疫苗並產生抗體的人更無需過度擔心。穩定的伴侶之間做好檢測和防護,風險完全可控。

二、這些日常接觸完全安全

1、共餐共飲不傳播

乙肝病毒不會通過消化道傳播,就算共用碗筷、同吃一盤菜也沒事。胃酸的強酸性環境足以殺死病毒,唾液中的病毒量也不足以造成感染。

2、擁抱接吻很安全

除非雙方口腔都有嚴重傷口,否則日常的親吻不會傳播。禮節性的社交接觸更不用擔心,病毒不會通過皮膚接觸傳播。

3、蚊蟲叮咬不傳染

不同於瘧疾等疾病,乙肝病毒在蚊蟲體內不能存活繁殖,被叮咬後感染的可能性為零。

三、最靠譜的防護措施

1、疫苗接種是關鍵

接種三針乙肝疫苗後,記得檢查是否產生足夠抗體。抗體水準不足時要及時補種,這是最有效的防護盾牌。

2、定期檢測別偷懶

建議每1-2年檢查一次乙肝五項,瞭解自身抗體情況。特別是經常接觸血液製品的高危人群,更要重視定期篩查。

3、傷口處理要規範

遇到他人出血情況,避免直接接觸血液。先用消毒劑處理傷口,戴上手套再進行幫助,處理完徹底洗手。

與其戰戰兢兢地生活,不如花10分鐘瞭解這些科學事實。乙肝病毒沒想像中那麼”神通廣大”,正常的社交生活完全不必過度防護。下次聚餐時,不妨主動給那位攜帶乙肝的朋友夾個菜,用實際行動打破不必要的隔閡。記住,科學防護比盲目恐慌重要得多。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