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得直不起腰,到底是胃病還是腸道問題?很多人一難受就往胃藥堆裏紮,結果越吃越不對勁。其實這兩個鄰居雖然住得近,鬧起脾氣來可大不相同。今天教你用兩個簡單方法,輕鬆分辨這對”搗蛋鬼”。

一、疼痛位置會”說話”
1、胃部不適的專屬區域
胃痛主要集中在劍突下方,就是肋骨交匯處往下一掌寬的位置。典型表現是飯後1小時左右出現灼燒感或脹痛,喝點溫水能緩解。記住這個區域像穿了件小背心,疼痛基本不會跑到肚臍以下。
2、腸道問題的活動範圍
腸道不適喜歡在肚臍周圍打轉,嚴重時會輻射到整個腹部。特點是位置不固定,可能早上左邊疼下午右邊疼。要是疼痛往右下腹轉移,還伴隨發燒,可得當心了。
二、症狀表現有”暗號”
1、胃部發出的求.救信號

反酸水、打嗝停不下來、飯後噁心嘔吐,這些都是胃在抗議。如果嘔吐物帶血絲,或者排出黑色柏油樣大便,別猶豫趕緊就醫。
2、腸道異常的特別提示
腸鳴音像打雷、突然腹瀉或便秘、放屁特別多還臭,這是腸道菌群在示威。要留意大便是否帶黏液、血絲,或者出現鉛筆樣細便,這些都不是好兆頭。
三、日常養護要”對症”
1、胃部喜歡的溫柔對待
少食多餐是關鍵,每頓吃六分飽。避免濃茶、咖啡、碳酸飲料這些刺激物。早晨空腹吃幾粒生花生米,能幫助形成胃黏膜保護層。
2、腸道需要的細心呵護
補充益生菌很重要,優酪乳、泡菜都是好選擇。每天順時針按摩腹部5分鐘,促進腸道蠕動。養成固定排便時間,別忍著便意不去廁所。

現在你該明白了,胃和腸雖然都是消化系統的成員,但生病時的表現截然不同。下次再難受時,先按這兩個方法初步判斷,別急著亂吃藥。記住,持續不適超過三天,或者出現嘔血、便血、劇烈腹痛等情況,一定要及時看醫生。畢竟再好的自診也比不上專業檢查,你說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