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5 7 月, 2025
主頁健康熱點健康媒體糖尿病患者吃完飯之後總是犯...

糖尿病患者吃完飯之後總是犯困?這3個原因不要忽視,要謹記

剛放下碗筷就開始眼皮打架,這種”飯困”現象很多糖友都經歷過。但你知道嗎?這可不單純是吃飽了犯懶,可能是身體在發射預警信號!今天咱們就拆解這背後的3個關鍵原因,教你幾招輕鬆應對。

一、血糖過山車是元兇

1、胰島素抵抗在搗亂

當身體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時,餐後血糖會像坐過山車般劇烈波動。高峰時頭暈目眩,低谷時昏昏欲睡,這種狀態比普通人的”食困”更持久。

2、警惕隱形高血糖

有些糖友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後2小時血糖可能飆升到11mmol/L以上。建議自測餐前、餐後血糖差值,如果超過4.4mmol/L就要特別注意。

二、血液分配機制失衡

1、消化系統在”搶血”

進食後大量血液湧向胃腸道,腦部供血相對減少。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微循環障礙,這種缺血反應會被放大。

2、缺氧警.報拉響

高血糖狀態下紅細胞攜氧能力下降,腦細胞獲得的氧氣減少。就像待在密閉房間容易犯困,大腦也會開啟”節能模式”。

三、神經遞質在搞事情

1、色氨酸的甜蜜陷阱

高碳水飲食會促使色氨酸進入大腦,轉化成讓人昏沉的5-羥色胺。糖友的代謝紊亂會加劇這個過程。

2、胰島素的雙面作用

胰島素除了降血糖,還會促進褪黑素前體合成。當胰島素分泌異常時,可能誤觸發睡眠信號。

破解困局有妙招

試試”211″飲食法:2拳頭蔬菜+1掌心蛋白質+1拳頭主食,用雜糧飯代替白米飯。餐後別急著躺,做10分鐘靠牆站立法:後腦勺、肩胛骨、臀部、小腿肚、腳後跟五點貼牆站立。

特別提醒:如果餐後嗜睡伴隨視物模糊、手腳麻木,建議及時檢查糖化血紅蛋白和胰島功能。記住,身體從不會無緣無故罷工,每個信號都是珍貴的健康密碼。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