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老張怎麼也沒想到,吃飯時總感覺口腔有異物感,最後竟查出是口腔癌。醫生翻看病歷時直搖頭:”其實半年前就有徵兆了…”那些被我們當成”上火”的小症狀,可能是身體在拉警.報。
一、口腔癌的三大早期信號
1、頑固性口腔潰瘍
普通潰瘍1-2周自.愈,但癌性潰瘍會持續超過1個月。邊緣呈現不規則隆起,觸.碰有硬結感,這種”釘子戶”潰瘍要特別警惕。
2、不明原因的口腔麻木
當腫瘤壓迫神經時,會出現局部麻木感。就像含著一塊棉花說話,這種異常感覺會逐漸加重,不會自行消失。
3、牙齒突然鬆動移位
沒有牙周病卻出現牙齒鬆動?可能是腫瘤侵蝕牙槽骨導致。這種鬆動往往伴隨牙齦異常增生,形成菜花樣腫物。
二、哪些習慣最傷口腔?
1、長期吸煙飲酒
煙草中的亞硝胺會直接損傷口腔黏膜,酒精則作為溶劑加重這種傷害。數據顯示,同時有煙酒習慣的人風險增加15倍。
2、佩戴不合適的假牙
長期摩擦同一部位可能誘發癌變。假牙佩戴者要定期復查,出現壓痛或潰瘍要及時調整。
3、忽視口腔衛生
食物殘渣堆積會產生致癌物質。建議每頓飯後用牙線清潔,每年至少一次專業潔牙。
三、簡單自檢方法
1、對鏡檢查法
洗淨雙手,拉住嘴角觀察頰黏膜。正常應為粉紅色,出現白斑或紅斑要重視。
2、觸摸檢查法
用食指觸摸口腔各部位,感受是否有硬結或腫塊。重點檢查舌緣和口底,這兩個部位發病率最高。
3、功能測試法
嘗試做鼓腮、伸舌等動作,出現不對稱或功能障礙要警惕。
四、預防勝於治療
1、補充維生素B族
動物肝臟、全穀物富含的B族維生素能維持黏膜健康。每週吃2次豬肝,每次50克左右為宜。
2、適量飲茶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建議每天飲用3-4杯淡茶,注意避免高溫燙傷口腔。
3、定期專業檢查
40歲以上人群應每年做一次口腔癌篩查。特殊職業如焊工、長期接觸粉塵者要縮短至半年。
老張的經歷給我們敲響警.鐘:口腔健康不是小事。那些看似普通的”小毛病”,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記住,早發現早干預,治療幾率能高達90%。從今天起,每天花3分鐘關愛自己的口腔,別讓疏忽釀成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