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健康熱點63歲男子心梗猝死,生前堅...

63歲男子心梗猝死,生前堅持散步五年,醫生搖頭:3個壞毛病要命

63歲的老張每天雷打不動在社區走一萬步,鄰居們都誇他養生有方。可誰能想到,這位”運動模範生”會在晨練時突然倒地,送到醫院確診為急性心梗。主治醫生查看病例後連連歎息:”這幾個習慣,簡直是在給血管‘埋雷’!”

一、晨練太早反傷身

1、清晨4-6點被稱為”魔鬼時段”

這時人體血壓處於每日峰值,血液黏稠度比平時高30%。冠狀動脈在這個時間段特別容易痙攣,統計顯示70%的心腦血管意外發生在此時。

2、空腹運動風險加倍

經過整夜消耗,身體處於輕度脫水狀態。此時運動會讓血液集中流向肌肉,心臟供血反而不足。建議先喝半杯溫水,吃片全麥麵包再出門。

3、氣溫變化是隱形殺手

春季早晚溫差可達15℃,冷空氣刺激會導致血管劇烈收縮。最好等太陽出來1小時後再鍛煉,準備件防風外套隨時增減。

二、運動後三大致.命操作

1、立即洗澡釀悲劇

運動後毛孔張開,冷水澡會引發血管痙攣,熱水澡則加重心臟負擔。正確做法是休息30分鐘,等汗液自然收幹再用溫水沖洗。

2、大口灌水稀釋血液

突然大量飲水會迅速降低血液電解質濃度,可能引發”水中毒”。應該每15分鐘補充100毫升常溫水,小口慢飲。

3、運動後立刻測血壓

此時血壓數值比真實值低20%左右,容易誤導高血壓患者減藥。建議運動後靜坐1小時再測量。

三、被忽視的散步禁忌

1、飯後馬上”百步走”

餐後血液集中在胃部,立即運動會導致心肌供血不足。特別是高脂飲食後,至少要休息40分鐘再活動。

2、戴著口罩鍛煉

普通醫用口罩會使呼吸阻力增加30%,可能誘發缺氧。戶外空曠處建議摘下口罩,用圍巾輕掩口鼻即可。

3、執著於計步數據

強行湊滿萬步可能造成關節損傷,60歲以上人群每天6000步就足夠。要注意步態品質而非數量,走路時能正常說話不氣喘為宜。

老張的病例給我們敲響警.鐘:他總在淩晨5點空腹快走,回家就沖冷水澡,還堅持”風雨無阻”的極端理念。心臟科專家特別提醒:中老年人運動要遵循”三有”原則——有準備、有節制、有監測。運動時若出現胸悶、牙痛、左肩酸脹等不適,必須立即停止並就醫。記住,經不起任何僥倖!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