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的老張怎麼也沒想到,晨跑這個堅持了十年的習慣,差點要了他的命。那天他像往常一樣在公園慢跑,突然眼前一黑就栽倒在地。救護車送到醫院時,心電圖已經拉成了一條直線…
一、這個致.命習慣到底是什麼?
1、空腹晨跑的隱患
老張有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天5點起床,喝杯水就出門跑步。醫生指出,經過整夜代謝,晨起血液黏稠度最高時段,此時劇烈運動極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2、忽視身體預警信號
其實暈倒前兩周,老張就經常感到胸悶氣短,但他總以為是”年紀大了正常現象”。數據顯示,60%的心梗患者在發病前都出現過類似徵兆。
3、運動強度超出承受範圍
老張固執地保持著年輕時的配速,殊不知60歲後最大心率應該控制在(220-年齡)×60%。用40歲的心臟標準要求60歲的身體,無異於慢性自殺。
二、中老年人運動三大誤區
1、越早鍛煉越好
清晨5-7點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時段,尤其冬.季室內外溫差大時。建議等太陽出來後再運動,讓身體有個適應過程。
2、出汗越多越有效
很多老人穿著暴汗服運動,這會導致電解質紊亂。其實運動效果不看出汗量,而要看心率是否保持在安全區間。
3、堅持就是勝利
帶著不適感強行運動最危險。當出現頭暈、心慌等症狀時,正確的堅持應該是立即停止運動。
三、安全運動記住這幾點
1、做好充分熱身
中老年人關節靈活度下降,至少要做15分鐘動態拉伸。重點活動頸肩、腰胯和膝關節。
2、控制合理時長
每次運動不超過40分鐘,採用”運動10分鐘+休息2分鐘”的間歇模式更安全。
3、隨身攜帶應急物品
運動腰包裏要放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急救藥品,以及寫有家屬聯繫方式的卡片。
四、這些情況必須暫停運動
1、睡眠不足時
熬夜後心臟負擔加重,此時運動會大大增加心梗風險。
2、感冒未痊癒
病毒感染可能已經損傷心肌,需痊癒後觀察一周再恢復運動。
3、餐後1小時內
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統,立即運動容易引發胃下垂和心絞痛。
老張現在每天改在社區散步,還自嘲說:”以前是拼命運動,現在運動是為了保命。”記住,對中老年人來說,運動的首要目的不是挑戰極限,而是維持身體機能。選擇適合自己年齡的運動方式,才能真正收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