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健康熱點61歲大爺因糖尿病死亡?醫...

61歲大爺因糖尿病死亡?醫生警告:天熱看看手機,也別做3件事

最近朋友圈瘋傳的”61歲大爺因糖尿病猝死”消息,讓不少糖友心裏發慌。其實高溫天氣對血糖的影響,比我們想像中更危險!手機裏的短視頻可以隨時刷,但這3件要命的事真的不能做。

一、高溫天最危險的3個習慣

1、把胰島素放錯地方

胰島素最怕高溫暴曬,車內溫度超過30℃就會失效。很多人習慣把胰島素放在汽車手套箱,這個”死亡儲物格”夏天溫度能飆到50℃以上。正確做法是準備專用保溫袋,放入冰袋但避免直接接觸藥瓶。

2、運動後猛灌冰水

出汗後喝冰水會刺激血管收縮,對糖尿病患者本就脆弱的微循環系統是雙重打擊。更可怕的是,低溫會暫時掩蓋口渴感,讓人忽略及時補水,導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建議喝20℃左右的淡鹽水,小口慢飲。

3、赤腳踩熱地板

糖尿病足患者對溫度感知遲鈍,40℃的地面溫度可能造成二度燙傷而不自知。有個案例是患者光腳在陽臺曬被子,結果腳底燙出水泡引發感染。夏天一定要穿棉襪+透氣鞋,進屋先用手背試地板溫度。

二、糖友專屬的夏季生存指南

1、血糖監測要”勤快”

高溫會使血糖儀出現10%-15%的誤差。建議比平時增加1-2次監測,特別是運動前後。采血時用溫水洗手能提高準確性,別用酒精棉片擦拭後立即檢測。

2、加餐選擇有講究

容易變質的乳製品、切開的水果別當加餐。推薦隨身帶原味堅果、無糖全麥餅乾,放在隔熱餐盒裏。注意查看食品包裝是否鼓脹,夏季食物變質速度是冬.季的3倍。

3、藥物保存要上心

除了胰島素,某些降糖藥如二甲雙胍在高溫下也會降解。藥片出現變色、變脆就要警惕。可以買個小藥箱,放入蓄冷劑保持25℃以下,但別直接接觸藥品。

三、這些症狀是危險信號

1、頭暈+大汗≠普通中暑

當出現心慌、冷汗、手抖時,可能是低血糖而非中暑。有個誤區是以為天熱食欲差就自行減藥,結果引發嚴重低血糖。記住:調整用藥必須經過醫生評估。

2、腳部傷口別用偏方

發現腳部破潰時,用鹽水泡腳、塗蜂蜜這些土方法反而會加重感染。正確做法是立即用無菌敷料覆蓋,24小時內就醫。夏季真菌活躍,趾縫糜爛也別用爽身粉。

3、異常口渴要測酮體

多飲多尿加重時,可能是酮症酸中毒前兆。尤其伴有呼吸有爛蘋果味、腹痛時,要立即檢測尿酮體。醫院急診數據顯示,夏季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發生率比平時高40%。

其實那位61歲大爺的悲劇,問題就出在中午高溫時段獨自外出運動。糖友們要記住:空調房裏刷手機雖然無聊,但至少安全。做好藥物管理、科學補水、足部防護這三點,就能平安度過炎夏。畢竟控糖是場馬拉松,懂得規避風險比盲目堅持更重要。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