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本該是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卻因為一場疾病永遠離開了家人。當醫生宣佈”胃癌晚期”的診斷結果時,家屬的崩潰痛哭讓人揪心。其實這樣的悲劇,完全可以通過日常的細心預防來避免。上了年紀後,我們的身體就像用了多年的瓷器,需要更溫柔的對待方式。
一、胃鏡檢查要定期做
1、50歲後每兩年一次
胃鏡能直接觀察到胃黏膜的細微變化,發現早期病變。建議無家族史者50歲開始每兩年檢查一次,有家族史者要提前到40歲。別等出現症狀才檢查,早期胃癌通常沒有任何不適。
2、這些症狀要立即檢查
持續上腹隱痛、莫名消瘦、黑色柏油樣大便,都是危險信號。特別要注意突然出現的厭食症狀,有些老人對肉類產生莫名厭惡感,這可能是胃部發出的求.救信號。
3、檢查前準備有講究
提前三天停用抗凝藥物,檢查前一天晚餐吃流食,檢查當天嚴格空腹。可以選擇無痛胃鏡,睡一覺就完成檢查,避免傳統胃鏡的不適感。
二、飲食習慣要調整
1、遠離這些危險食物
醃制食品中的亞硝酸鹽、燒烤中的苯並芘、發黴糧食中的黃麯黴素,都是明確的致癌物。剩菜剩飯要及時處理,別為了節儉損害健康。
2、吃飯方式要改變
避免”趁熱吃”,65℃以上的食物會燙傷食道和胃黏膜。細嚼慢咽很關鍵,每口飯咀嚼20次以上,既能減輕胃部負擔,又能提前產生飽腹感。
3、三餐時間要規律
胃酸分泌有生物鐘,不按時吃飯會導致胃酸侵蝕胃壁。早餐別晚於9點,晚餐別早於5點也別晚於7點,睡前3小時禁食。
三、生活習慣要改善
1、戒煙限酒不能忘
煙草中的尼古丁會收縮胃部血管,酒精會直接損傷胃黏膜。有胃病的人更要嚴格戒除,別相信”少量飲酒活血”的謠言。
2、情緒管理很重要
長期焦慮、抑鬱會通過”腦-腸軸”影響胃部健康。退休後要培養新愛好,保持社交活動,避免整天悶在家裏胡思亂想。
3、慎用傷胃藥物
某些止痛藥、抗生素對胃黏膜有刺激,必須服用時要配合胃黏膜保護劑。不要自行長期服用中藥,有些藥材也有胃毒性。
預防永遠比治療更重要。很多子女會給父母買保健品,其實最該送的是定期體檢卡。記住這三個要點,轉發給身邊的長輩,別讓”沒注意”成為永遠的遺憾。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給家人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