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老張最近總覺得喉嚨像卡了魚刺,去醫院檢查後卻得到一個晴天霹靂——早期咽喉癌。醫生詢問病史時發現,其實半年前他的身體就亮起了紅燈:持續三個月的喝水嗆咳,被他當成了”年紀大了的正常現象”。
一、咽喉癌的5個早期信號
1、喝水嗆咳:突然出現頻繁嗆水要警惕
正常情況下喝水偶爾嗆到,但若連續幾周頻繁發生,可能是咽喉肌肉協調性下降的表現。腫瘤生長會影響咽喉部神經反射,導致吞咽功能異常。
2、聲音嘶啞:超過兩周不愈需排查
感冒後的聲音沙啞通常1-2周自.愈。若無明顯誘因持續嘶啞,要當心聲帶或周圍組織病變。特別是吸煙人群,聲音改變可能是最早期的報.警信號。
3、咽喉異物感:像粘著口香糖的感覺
總感覺喉嚨有東西粘著,咳不出咽不下,刷牙時幹嘔加重。這種症狀在進食時反而減輕,與慢性咽炎的症狀有所不同。
4、頸部腫塊:無痛性腫大更危險
耳垂下方到鎖骨上方出現硬塊,不紅不痛但逐漸增大。約60%的咽喉癌患者首發症狀是頸部淋巴結轉移,千萬別當成普通淋巴結發炎。
5、痰中帶血:清晨第一口痰要留意
特別是長期吸煙者,晨起吐出的第一口痰帶有血絲,或鼻涕倒流吸出的分泌物帶血,都值得警惕。
二、三類高危人群要當心
1、30年煙齡的老煙槍
煙草中的焦油會直接刺激咽喉黏膜,每天1包煙連續20年,患病風險增加15倍。既吸煙又喝酒的人,風險更是呈幾何倍數增長。
2、HPV病毒攜帶者
近年來發現,HPV16型與口咽癌關係密切。有多個性伴侶或口交習慣的人群,感染風險相對較高。
3、長期反酸燒心的人
胃酸反復刺激咽喉部黏膜,可能誘發組織癌變。夜間平臥時咳嗽加重的人群,建議做個胃鏡檢查。
三、日常防護的黃金法則
1、40歲後每年做次喉鏡
纖維喉鏡能清晰觀察到聲帶、會厭等隱蔽部位,無痛檢查只需3分鐘。長期吸煙或有家族史者,檢查頻率應提高到每半年一次。
2、改變趁熱吃的習慣
65℃以上的熱飲會燙傷食道黏膜,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超過65℃的熱飲列為2A類致癌物。飯菜晾至溫熱再入口最安全。
3、警惕裝修污染
新裝修房屋要保持通風,甲醛等揮發性有機物會刺激呼吸道。入住前建議檢測室內空氣品質,特別是兒童房和臥室。
咽喉癌早期治療幾率可達80%以上,但很多人像老張一樣,把警.報信號當成了小毛病。記住:身體從不會撒謊,那些持續存在的異常感覺,都是它在拼命向我們發出求.救信號。從今天開始,用心傾聽身體的每一聲”咳嗽”,或許就能攔住一場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