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王阿姨在洗澡時無意摸到胸部有個小硬塊,起初以為是普通的乳腺增生,直到單位體檢才被醫生嚴肅告知:”這個形態不規則的腫塊必須立即檢查!”穿刺結果讓全家震驚——竟是早期乳腺癌。其實身體早就通過皮膚變化發出過預警信號,只是大多數人都忽略了…
一、皮膚出現這些變化要警惕
1、橘皮樣改變
乳.房皮膚出現類似橘子皮的凹陷,毛孔明顯可見。這種變化通常提示皮下淋巴管被癌細胞阻塞,是乳腺癌典型症狀之一。自查時可對著鏡子舉手觀察。
2、酒窩狀凹陷
平躺時用手按壓乳.房,如果出現不會消退的局部凹陷,就像臉上酒窩一樣。這可能是腫瘤牽拉Cooper韌帶造成的,約15%的乳腺癌患者會出現此症狀。
3、乳頭濕疹樣改變
乳頭及乳暈區出現反復不愈的糜爛、脫屑,有時伴有瘙癢或灼痛。這種特殊類型的乳腺癌容易誤診為普通濕疹,往往耽誤治療時機。
二、容易被忽視的早期信號
1、腋窩淋巴結腫大
乳腺癌最先轉移的部位往往是腋窩淋巴結。如果發現腋下有質地較硬、活動度差的腫塊,即使乳.房沒有明顯異常也要就醫。
2、乳頭異常溢液
非哺乳期出現單側乳頭溢液,特別是血性或漿液性分泌物。數據顯示約10%的乳頭溢液病例最終確診為惡性腫瘤。
3、乳.房大小突然改變
短期內一側乳.房明顯增大或抬高,可能是腫瘤生長導致的組織水腫。這種變化在月經週期結束後仍持續存在就要注意。
三、三個黃金自檢時段
1、月經結束後第7-10天
此時乳腺組織最鬆軟,容易發現微小異常。絕經女性可固定每月同一天檢查。
2、洗澡時塗抹沐浴露
濕潤的手指更易滑動,有助於發現皮下小腫塊。建議用指腹而非指尖按壓。
3、睡前平躺狀態
躺下時乳腺組織攤平,較易察覺深部腫塊。檢查範圍應包括鎖骨上下及腋窩區域。
四、預防篩查這樣做才有效
1、40歲以上每年做乳腺超聲
超聲無輻射且對緻密型乳腺更敏感,能發現觸診摸不到的小病灶。
2、45歲後每兩年一次鉬靶檢查
雖然有一定輻射,但仍是發現早期乳腺癌的金標準。檢查時記得取下金屬飾品。
3、高危人群要提前篩查
有乳腺癌家族史、初潮早於12歲、未生育或晚育的女性,建議將篩查年齡提前5-10年。
乳腺健康從來不是小題大做。臨床數據顯示,早期乳腺癌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而晚期則驟降至30%。那些看似微小的皮膚變化,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現在就去鏡子前做個簡單自檢吧,花5分鐘也許能換回50年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