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2025
主頁健康熱點33歲男子腸癌去世,醫生歎...

33歲男子腸癌去世,醫生歎息:多次勸過,還是不聽

33歲,本該是人生最燦爛的年華,卻因腸癌匆匆離世。這樣的悲劇本可以避免,但為什麼總有人把醫生的忠告當耳旁風?當身體發出警.報信號時,你真的聽懂了嗎?

一、這些症狀別不當回事

1、排便習慣突然改變

連續兩周出現腹瀉便秘交替,尤其伴有黏液便時,要高度警惕。腸道腫瘤會刺激腸壁改變蠕動節律。

2、便血別總歸咎於痔瘡

鮮紅色血可能來自肛周,但暗紅色或柏油樣便往往提示消化道出血。腫瘤表面潰破是常見原因。

3、莫名消瘦要查原因

一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5%,又沒有刻意節食運動,可能是腫瘤消耗營養的信號。

二、三類人尤其要當心

1、長期外賣族

高脂低纖飲食會延長致癌物與腸黏膜接觸時間。每週超過5次外賣的人,腸道老化速度加快30%。

2、久坐辦公族

每天靜坐超過8小時的人群,腸道蠕動速度比正常人慢40%,代謝廢物滯留時間更長。

3、有家族病史者

直系親屬有腸癌史的,患病風險增加2-4倍。建議比親屬發病年齡提前10年開始篩查。

三、預防其實很簡單

1、每天一碗”彩虹菜”

西蘭花、紫甘藍、胡蘿蔔等彩色蔬菜富含抗癌物質。不同顏色搭配效果更佳。

2、掌握正確如廁姿勢

腳下墊小凳子,保持35度角的蹲姿最符合人體工學,能減少排便用力。

3、定期做這項檢查

糞便隱血試驗每年一次,腸鏡每3-5年一次。早期發現治療幾率可達90%以上。

四、別讓僥倖心理害了你

1、年輕不是免死金牌

臨床數據顯示,40歲以下腸癌發病率十年間增長189%,最年輕患者僅16歲。

2、疼痛不是判斷標準

早期腸癌往往不痛不癢,等出現劇烈腹痛時,通常已到中晚期。

3、體檢不能流於形式

常規體檢專案很難發現早期腸癌,需要針對性檢查才能確診。

那位33歲的年輕人,半年前體檢就發現便潛血陽性,卻因工作忙一再推遲復查。主治醫生回憶時仍痛心不已:”哪怕早來三個月,結果都會完全不同。”生命沒有重來的機會,但健康可以主動把握。從今天起,認真對待身體的每個異常信號,別讓類似的悲劇重演。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