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拾廚房時翻出幾個漂亮的仿瓷碗,表面光滑還印著卡通圖案。正準備給孩子用,突然想起之前看過這類餐具的安全爭議——有些劣質仿瓷碗遇熱會釋放甲醛,這可是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1類致癌物的狠角色。
一、仿瓷碗為何存在安全隱患
1、材質差異決定安全性
合格仿瓷餐具主要成分是密胺樹脂,耐溫120℃左右。但部分不良商家用脲醛樹脂冒充,這種材料成本低但穩定性差,80℃以上就會分解出甲醛和氨氣。
2、高溫下的化學變化
盛裝熱湯熱飯時,劣質碗釋放的甲醛濃度可能超標數倍。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會損傷呼吸道,增加白血病風險,對兒童危害更大。
3、使用磨損加劇風險
表面出現劃痕後,有害物質更易析出。有些家長喜歡用鋼絲球刷洗,反而加速了材質老化。
二、如何辨別問題餐具
1、看標識認證
正規產品底部應有QS標誌和執行標準,注明”密胺”材質。三無產品往往只標著”MF”等模糊縮寫。
2、測試耐溫性
倒入熱水後聞氣味,合格產品只有輕微樹脂味。若出現刺鼻異味或碗體變軟,立即停用。
3、觀察使用變化
正常密胺碗色澤均勻,劣質品使用數月後易發黃、起泡。特別警惕色彩過於鮮豔的款式,可能添加過量顏料。
三、更安全的替代方案
1、優選陶瓷玻璃
傳統釉下彩陶瓷和鋼化玻璃最穩妥,注意選擇無鉛釉產品。微波爐加熱時記得去掉金屬鑲邊。
2、不銹鋼餐具選擇
304或316醫用級不銹鋼適合兒童,但避免長時間盛放酸性食物。選購時認准GB4806.9-2016標準。
3、天然材質新選擇
現在有甘蔗纖維、稻殼等植物基餐具,可自然降解且耐高溫。不過要注意查看是否有食品接觸級認證。
這些藏在廚房裏的健康隱患往往被忽視。下次選購餐具時,不妨多花幾分鐘查看材質說明。畢竟每天三次的飲食接觸,值得為家人把好安全關。已經發現問題的碗筷別捨不得扔,健康才是最大的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