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健康熱點高血壓有4個誤區,很多人陷...

高血壓有4個誤區,很多人陷入其中,別再被耽誤了,趕緊瞭解

血壓計上的數字總是牽動人心,可關於高血壓的傳言比血壓值還讓人”血壓升高”。有人說降壓藥會傷腎,有人覺得沒症狀就不用管,這些誤區正在悄悄損害著千萬人的健康。今天我們就來拆解那些流傳甚廣的高血壓迷思,讓你明明白白管理血壓。

一、降壓藥會傷腎?真相恰恰相反

1、腎臟最怕的是高血壓本身

長期高血壓會導致腎小球內壓力增高,就像給水管持續加壓最終會爆裂一樣。規範使用降壓藥反而是在保護腎臟功能。

2、藥物選擇因人而異

醫生會根據腎功能調整用藥方案,比如某些沙坦類藥物還具有腎臟保護作用。定期復查腎功能才是關鍵。

3、自行停藥風險更大

突然停藥會造成血壓反彈,對血管的衝擊比持續高血壓更危險。任何用藥調整都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二、沒有症狀就不用治療?沉默的殺手更可怕

1、高血壓的破壞是潛移默化的

血管每天都在承受異常壓力,等到出現頭暈、頭痛時,往往已經發生器官損傷。

2、症狀與血壓值不成正比

有人180/100mmHg都沒感覺,有人140/90mmHg就難受,個體差異很大,不能憑感覺判斷。

3、定期測量才是硬道理

建議30歲以上人群每月至少測量一次血壓,有家族史者更要增加監測頻率。

三、年輕人不會得高血壓?年齡不是護身符

1、發病年齡明顯提前

門診中30多歲的高血壓患者已不罕見,不良生活方式是重要誘因。

2、繼發性高血壓更青睞年輕人

腎血管性、內分泌性高血壓常見於年輕群體,這類需要針對病因治療。

3、早期干預效果更好

年輕時開始控制血壓,能顯著降低未來心腦血管事.件風險。

四、血壓正常就能停藥?這個想法很危險

1、高血壓是慢性病

就像糖尿病需要持續控糖一樣,多數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管理血壓。

2、減藥需嚴格評估

只有在改善生活方式後血壓長期穩定,才可能在醫生指導下逐步調整用藥。

3、季節性變化要留意

夏季血管擴張血壓可能降低,但秋.冬.季節又可能回升,需要動態監測。

管理血壓是一場持久戰,但絕不是孤軍奮戰。現在很多社區醫院都有免費的血壓監測點,藥店也能方便地買到家用血壓計。記住這幾個數字:診室血壓≥140/90mmHg就是高血壓,家庭自測≥135/85mmHg就該警惕。下次測量血壓時,不妨多問自己一句:我真的瞭解這些數字背後的意義嗎?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