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時小腿突然抽筋,可能不只是缺鈣那麼簡單!最近有位40歲的程式員,發現左腿總是莫名發涼發麻,檢查才發現下肢血管已經堵了70%。血管就像家裏的下水管道,一旦堵塞就會發出各種”抗議信號”。快來看看你的腿有沒有這些危險警.報!
一、7個腿部信號提示血管堵塞
1、莫名腿抽筋
晚上睡覺或走路時頻繁抽筋,補鈣後仍不緩解。這是因為血管狹窄導致肌肉供血不足,乳酸堆積引發的痙攣。
2、腿毛突然減少
小腿汗毛明顯脫落,皮膚發亮。血管堵塞會造成毛囊營養不足,這個變化往往被誤認為是正常衰老。
3、腿腳溫度異常
一條腿明顯比另一條涼,尤其腳趾溫度差異更大。用手摸腳背動脈,搏動明顯減弱要警惕。
4、行走時腿痛
走一段路就小腿酸痛,休息幾分鐘又能繼續走。醫學上稱為”間歇性跛行”,是典型的下肢缺血表現。
5、腿部顏色變化
抬高腿時皮膚蒼白,下垂時又紫紅。血管嚴重狹窄時,還會出現難以癒合的潰瘍。
6、腿腳水腫
單側腳踝持續腫脹,按壓後凹陷恢復慢。要區分腎臟疾病和靜脈回流不暢導致的水腫。
7、腿麻刺感
像螞蟻爬行的異常感覺,尤其在夜間加重。這是神經缺血引發的異常放電現象。
二、血管養護的3個黃金法則
1、飲食調整
多吃深色蔬菜和深海魚類,用橄欖油替代動物油。每天喝夠1500毫升水,避免血液粘稠。
2、科學運動
每天快走30分鐘,或做踮腳尖運動。久坐時每小時活動腳踝,促進靜脈回流。
3、生活習慣
戒煙限酒,避免穿緊身褲和高跟鞋。睡覺時小腿墊個枕頭,幫助血液回流。
三、這些高危人群要特別注意
1、長期吸煙的人
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3、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
4、久坐不動的上班族
5、體重超標的中年人群
血管堵塞是個緩慢的過程,早期發現完全可以逆轉。如果出現3個以上症狀,建議儘快做血管超聲檢查。記住,養血管就是養壽命!從今天開始改掉蹺二郎腿的習慣,工作時記得多活動雙腿,別讓年輕的身體提前”生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