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時感覺腰背僵硬,彎腰撿東西突然聽到”哢噠”一聲,這些看似平常的小細節,可能都是骨骼在向你發出求.救信號。骨質疏鬆這個”沉默的殺手”,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偷走我們的骨量,等到骨折發生才被發現。其實,身體早就給出了預警,只是很多人沒當回事。
一、骨骼發出的早期警.報信號
1、身高縮水超過3釐米
很多中老年人發現年輕時買的褲子變長了,以為是自然現象。其實這可能是椎體壓縮性骨折的徵兆,脊椎骨在悄悄”變矮”。
2、指甲變脆易斷裂
指甲和骨骼都需要膠原蛋白和鈣質,當指甲頻繁出現豎紋、容易劈裂時,可能暗示骨骼也在流失營養。
3、牙齦萎縮牙齒鬆動
牙槽骨是全身最先出現骨質流失的部位之一,如果發現牙齒突然鬆動、牙縫變大,要警惕骨質疏鬆的可能。
二、容易被忽視的中期症狀
1、夜間小腿抽筋
很多人以為抽筋只是缺鈣,其實這是身體在抗議:吸收的鈣質不夠骨骼使用了!特別是頻繁在淩晨3-5點抽醒的情況。
2、久坐後起身困難
從沙發站起來需要撐扶手,久坐後腰背僵硬,這些”老化現象”可能是椎骨強度下降的表現。
3、輕微碰撞就淤青
骨骼健康時,輕微碰撞不會立即出現淤青。如果發現皮膚特別容易青紫,說明骨骼保護能力在下降。
三、必須警惕的危險信號
1、無誘因的背部劇痛
沒有摔倒或受傷,突然出現劇烈背痛,尤其是咳嗽、打噴嚏時加重,很可能是椎體骨折。
2、手腕輕輕一撐就骨折
跌倒時用手撐地本是保護動作,但如果因此就手腕骨折,說明骨密度已經很低。
3、逐漸出現的駝背
“老縮”不是必然現象,逐漸加重的駝背往往是多個椎體壓縮變形的結果。
四、三類人群要特別關注
1、長期服用某些藥物的人
部分藥物會干擾鈣吸收或加速骨質流失,需要定期監測骨密度。
2、過早絕經的女性
雌激素對骨骼有保護作用,45歲前絕經的女性骨量流失風險顯著增加。
3、有家族史的中老年人
如果父母有過髖部骨折史,子女患病風險會提高2-3倍。
五、日常護骨小技巧
1、選對補鈣時間
鈣片最好隨餐服用,分次補充效果優於一次性大劑量。晚上補鈣還能減少夜間骨鈣流失。
2、巧曬太陽促吸收
上午10點前或下午3點後的陽光最溫和,露出面部和手臂曬15-20分鐘即可。
3、運動要”負重”
快走、跳舞等負重運動比游泳更能刺激骨骼生長,每週3次,每次30分鐘為宜。
骨骼健康就像存錢養老,30歲前多”存款”,40歲後少”取款”。現在開始關注身體發出的每一個信號,就是在為未來的自己投資。記住:預防永遠比治療更重要,今天的細心觀察,可能避免明天的意外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