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6 7 月, 2025
主頁健康熱點長期臥床的人要留意,壓瘡上...

長期臥床的人要留意,壓瘡上門,後果或很嚴重,請儘量做好預防

長期臥床的人皮膚上那些不起眼的紅印,可能正在醞釀一場健康危.機。當身體某個部位持續受壓超過2小時,皮下組織的供血就會受到影響,就像被掐住的水管。這種看似微小的變化,往往被忽視卻可能發展成難以癒合的創面。

一、壓瘡發展的四個危險階段

1、一期壓瘡

皮膚出現持久性紅斑,按壓不褪色。此時及時解除壓力,皮膚可恢復正常。

2、二期壓瘡

表皮破損形成淺表潰瘍,可能伴有水皰。這個階段需要專業傷口護理干預。

3、三期壓瘡

全層皮膚缺失,可見皮下脂肪組織。傷口邊緣會出現內卷,容易繼發感染。

4、四期壓瘡

損傷深達肌肉、骨骼,常伴有壞死組織。這種情況需要多學科聯合治療。

二、五個關鍵預防措施

1、定時改變體位

每2小時協助翻身一次,使用軟枕支撐身體空隙。側臥時保持30度角,避免直接壓迫髖部。

2、選擇合適支撐面

使用動態減壓床墊或坐墊,分散身體壓力。注意檢查支撐面是否出現下陷變形。

3、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每天用中性洗劑輕柔清潔,尤其注意皮膚皺褶處。失禁後要及時清理,預防潮濕刺激。

4、加強營養支持

保證每日蛋白質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營養不良會顯著增加壓瘡風險。

5、每日皮膚檢查

重點觀察骨突部位,如骶尾、足跟、肘部等。發現皮膚發紅要及時處理。

三、三類高危人群要特別注意

1、脊髓損傷患者

感覺障礙使他們無法感知壓迫疼痛,需要他人協助翻身。

2、營養不良老人

皮膚變薄彈性差,輕微摩擦就可能造成損傷。

3、重症監護患者

醫療器械(如氧氣管、固定帶)長時間壓迫局部皮膚。

四、家庭護理常見誤區

1、過度按摩發紅部位

這會加重局部組織損傷,正確做法是解除壓力。

2、使用環形墊圈

反而會造成周邊組織新的壓力點,應該選用整體減壓墊。

3、依賴氣墊床不翻身

再好的減壓設備也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翻身。

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用在壓瘡上再合適不過。有位護理專家說得好:”壓瘡不是技術活,而是良心活”。簡單的翻身動作、細心的皮膚檢查,就能避免臥床親人承受不必要的痛苦。記住,皮膚上的每處紅印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