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三點突然頭痛欲裂,你以為只是沒睡好?第二天照常上班時突然倒地,送醫確診腦血栓…這樣的悲劇每天都在上演。腦血栓發作前的預警信號,其實早就藏在身體發出的求.救暗號裏。
一、最容易被忽視的5個前兆
1、突發性劇烈頭痛
不同於普通頭痛,這種痛感像被鐵錘重擊,常伴有噁心嘔吐。約70%患者在血栓形成前1-2周會出現這種”雷擊樣頭痛”。
2、短暫性視力模糊
突然看不清東西或視野缺損,通常幾分鐘內恢復。這是視網膜動脈微小血栓的典型表現,醫學上稱為”一過性黑朦”。
3、無緣無故流口水
睡覺時單側嘴角不自主流涎,晨起發現枕頭濕一大片。控制面部肌肉的神經供血不足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4、手腳莫名發麻
單側肢體持續麻木超過15分鐘,像有螞蟻在爬。這種異常感覺往往是大腦運動區缺血的前兆。
5、突然說不清話
想表達”幫我拿水杯”,說出來的卻是含糊不清的音節。語言中樞供血不足會導致這種短暫性失語。
二、三類人最易中招
1、長期熬夜的職場人
連續熬夜會使血液粘稠度增加4-7倍。35歲以下的腦血栓患者中,80%有長期熬夜史。
2、高血壓卻不吃藥
血壓每升高20mmHg,腦血栓風險翻倍。但近半數患者會在症狀緩解後擅自停藥。
3、久坐不動的”沙發族”
保持坐姿超過90分鐘,下肢血流速度降低50%。這是航班經濟艙綜合征的常見誘因。
三、黃金搶.救時間窗
1、3小時內最關鍵
從出現症狀到接受溶栓治療,每延遲1分鐘就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最佳搶.救時間在發病後3-4.5小時。
2、記住FAST口訣
Face(面部下垂)、Arm(手臂無力)、Speech(言語不清)、Time(立即就醫)。這四個字母能救.命。
3、保持側臥姿勢
等待救護車時,讓患者側臥防止嘔吐物窒息。不要喂水或擅自服用阿司匹林。
四、日常預防這樣做
1、每天喝夠8杯水
身體缺水時血液粘度驟增。建議起床後先喝200ml溫水,睡前2小時再補充100ml。
2、工作間歇抬抬腳
每坐1小時做3分鐘踝泵運動:腳尖上勾-下壓,促進下肢靜脈回流。
3、定期監測血壓
家庭自測血壓要測兩次取平均值。記住135/85mmHg這個警戒線。
那些被誤認為是”小毛病”的症狀,可能是大腦在拉警.報。轉發給總說”沒事”的家人,多一分瞭解就少一分風險。健康這件事,寧可小題大做也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