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片和鐵劑是很多人日常補充的營養素,但長期服用真的安全嗎?最近一位30歲的白領因為長期補鐵導致肝臟指標異常,這個案例讓很多人開始重新審視營養補充劑的使用問題。
一、鈣片長期服用,這幾類人要當心
1、健康成年人不需要額外補鈣
日常飲食中乳製品、豆製品、綠葉蔬菜等都能提供足夠的鈣。盲目補鈣可能導致血鈣濃度過高,增加腎結石風險。
2、中老年人補鈣需謹慎
雖然骨質疏鬆需要補鈣,但過量可能引發血管鈣化,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群。建議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劑量。
3、長期服用胃藥的人
抑酸類藥物會影響鈣吸收,這類人群補鈣效果可能打折扣,還可能出現便秘等副作用。
二、鐵劑不能亂補,這些情況要警惕
1、沒有貧血的人別跟風補鐵
鐵在體內很難排出,過量會導致鐵沉積,損傷肝臟、心臟等器官。只有確診缺鐵性貧血才需要補充。
2、長期補鐵可能掩蓋其他疾病
有些消化道出血導致的貧血,如果只補鐵不查病因,可能延誤胃癌、腸癌等疾病的診斷。
3、補鐵要注意吸收問題
鐵劑對腸胃刺激大,最好飯後服用。維生素C能促進鐵吸收,但茶、咖啡會影響吸收效果。
三、營養補充的3個黃金原則
1、先查再補
缺乏什麼補什麼,不要憑感覺。建議先做血液檢查,明確缺乏哪些營養素再針對性補充。
2、食補優先
天然食物中的營養素更易吸收,副作用小。比如紅肉補鐵、牛奶補鈣,都比補充劑更安全。
3、定期復查
即使需要補充,也要3-6個月復查一次,根據指標調整劑量,避免過量。
營養補充劑不是吃得越多越好,關鍵是要科學合理。與其盲目跟風吃各種藥片,不如先調整飲食結構,必要時在專業指導下補充。記住:缺了要補,不缺別亂補,這才是保持健康的聰明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