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裏的”定時炸.彈”可不是鬧著玩的!最近接診的一位患者,明明才40出頭,卻因為長期久坐突發肺栓塞,送醫時血氧只剩70%。其實血栓形成前,身體早就在瘋狂報.警,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了這些危險信號。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那些加速血栓形成的壞習慣,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一、久坐不動最要命
1、辦公室白領是重災區
連續靜坐超過90分鐘,小腿肌肉泵血功能下降50%。建議每坐1小時就起身活動3分鐘,做做踮腳尖、踝泵運動。
2、長途旅行風險高
飛機經濟艙綜合征不是嚇唬人。乘機超過4小時要穿彈力襪,每隔2小時在過道走動。
3、打麻將也危險
別以為坐著不動就是休息,連續打麻將4小時以上,血栓風險增加2.3倍。
二、喝水太少血液變”漿糊”
1、晨起不喝水是大忌
經過整夜代謝,血液黏稠度達到峰值。起床後300ml溫水能降低血液黏滯度15%。
2、這些飲品越喝越稠
含糖飲料會讓血小板聚集性增強,酒精則直接損傷血管內皮。每天至少喝夠1500ml白開水。
3、一個簡單判斷法
尿液顏色像淡啤酒說明水量合適,深得像紅茶就要警惕了。
三、熬夜是在給血管”投毒”
1、23點後睡危害加倍
熬夜時血管收縮素分泌增加,淩晨1-3點不睡的人,血栓發生率高出37%。
2、補覺騙不了身體
週末補覺無法抵消工作日熬夜的危害,生物鐘紊亂會導致纖溶系統失調。
3、失眠也要按時躺
即使睡不著也要保持規律作息,平躺狀態比熬夜活動更利於血管修復。
特別提醒:出現單側腿腫、不明原因胸痛、突然視物模糊等症狀,別猶豫立即就醫!血栓這玩意就像血管裏的地雷,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改掉這些壞習慣其實不難,關鍵是要意識到:預防永遠比搶.救來得輕鬆。從今天開始,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比如先把水杯換成500ml的大杯子,提醒自己每天喝夠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