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2025
主頁健康熱點醫生直言:腸息肉發展成腸癌...

醫生直言:腸息肉發展成腸癌時,身體會有幾種表現,很多人不在意

腸道健康警.報拉響!那些被你忽視的小症狀,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一位三甲醫院消化科醫生曾感歎:”太多人把腸癌早期信號當成了普通腸胃不適。”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當腸息肉悄悄癌變時,身體會給我們哪些重要提示。

一、排便習慣的微妙變化

1、頻率異常波動

原本規律的排便突然變得不規律,出現持續腹瀉或便秘,或者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這種變化持續2周以上就要特別注意。

2、糞便形態改變

正常香蕉狀的糞便突然變細、變扁,或者表面出現凹槽,可能是腸道腫瘤占位導致的擠壓變形。

3、排便不盡感

總有排不幹.淨的感覺,頻繁產生便意卻排不出什麼,這種裏急後重的症狀需要警惕。

二、不可忽視的便血信號

1、鮮血還是暗血

鮮紅色血通常來自肛門或直腸末端,暗紅色或柏油樣黑便則可能提示高位腸道出血。但無論哪種,出現持續便血都要及時檢查。

2、黏液便的警.示

糞便中混有黏液或膿液,特別是伴隨異味時,可能提示腸道炎症或腫瘤壞死。

3、隱血檢測的重要性

肉眼看不見的微量出血可以通過便隱血試驗發現,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年檢測一次。

三、容易被誤診的伴隨症狀

1、不明原因貧血

沒有節食或月經量增加,卻出現乏力、頭暈等貧血症狀,要排查是否因長期慢性失血導致。

2、腹部隱痛不適

位置不固定的腹部隱痛、脹氣,容易被當作普通腸胃炎,若持續存在需進一步檢查。

3、體重莫名下降

沒有刻意減肥,半年內體重下降超過5%,需要排查消耗性疾病可能。

四、哪些人群要特別警惕?

1、有腸癌家族史者

直系親屬患腸癌的人群,發病風險比普通人高2-4倍,建議提前開始篩查。

2、長期炎症性腸病患者

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患者,腸道長期處於炎症狀態,癌變風險較高。

3、不良生活習慣者

長期高脂低纖飲食、吸煙酗酒、缺乏運動的人群更易發生腸道病變。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它的健康直接影響全身狀態。現代醫學證實,從腸息肉發展到腸癌通常需要5-10年時間,這給了我們充足的干預窗口期。建議40歲起定期做腸鏡檢查,發現息肉及時處理。記住,早期腸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關鍵就在於及時發現。別讓那些細微的身體信號從指縫中溜走,你的警惕可能就是最好的”抗癌藥”!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